第(1/3)頁 不是奴婢多嘴,殿下要少喝些酒! 景仁宮偏殿里,妙云拿著溫熱的手巾,慢慢給朱允熥擦臉。 常家的人來的有些多,而且這些人繼承了常遇春的優良傳統,一群酒囊飯袋,喝酒那叫一個不要命。 常升的小兒子常繼業才十四歲,居然就覺得宮里的金杯喝酒太小,喝酒不痛快了。 聽說,凡是常家的姑爺進門,都是站著進來,被小舅子們灌得躺著出去的。常家喝酒的家風就是,不喝躺下,不算喝好。第一天喝吐了,第二天一早還要再喝些透透。 一頓飯下來,饒是朱允熥身份尊貴,他們不敢勸酒,可是也臉色通紅,酒氣上涌。 不過這頓飯,朱允熥吃得極為暢快,舅表親姑表親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這些人不但忠誠,而且寵辱都在自己的身上。 至于說外戚做大? 既然能用他們,朱允熥也能控制他們。 殿下伸手! 話音落下,朱允熥的手被妙云的玉手拉住,溫熱的手巾細心的擦著手掌的每一寸紋理。 此時,天色已黑,宮城寂靜。 紅色的燈籠和彩帶,在若有若無的風中,似乎輕輕搖擺。繁華喧囂褪去,這座宮,終究還是太冷清,太清冷,太沉靜。 你用過飯沒有?朱允熥一邊任由對方擦拭,一邊問道。 妙云仔細的擦著朱允熥的手掌,動作很慢,很輕柔,開口道,奴婢用過了。說著,笑笑,以前聽別人說,皇爺和殿下身邊都是黑心廚子,奴婢還不信,今日吃了!說到此處,竟然俏皮的吐了下舌頭。 老爺子的飯食是徐興祖包辦,說不上好吃,勝在濃油赤醬夠咸。朱允熥的飲食,多出于御膳房之手。 別以為御膳房的菜多好吃,其實就是大鍋飯。尤其是每天朱允熥讀書的時候,吃飯是要按時按點的。那些御膳房的廚子,為了怕耽誤他吃飯,飯菜都是提前做好放鍋里熱的。 而且不但是朱允熥吃,詹事府的學士,侍衛親軍還有身邊伺候的宮人飯食,也都是御膳房準備。 況且,朱允熥又是個節儉的性子。按照禮節他一頓飯,起碼二十個菜以上,光是各種湯鍋就有六品。可是他不愿意浪費,每餐不過是兩葷兩素一湯,普通的家常菜而已。 御膳房既不能現炒現做,又不能山珍海味,久而久之也就成了黑心廚子。 而后宮的妃子們,其實每人都有單獨的獨立廚房,精心挑選的廚子,做出的飯菜遠比他們爺倆吃的好。 但是,妙云的無心之言,卻讓朱允熥陷入沉思。 早先馬皇后在時,是她主管皇宮的內政,宮中沒有奢靡之風。但是現在,后宮之中惠妃娘娘管事,無論是飲食還是服飾都日益精美起來。 老爺子雖然簡樸,但是歲數大了,這些事也沒精力去操心。 可是在朱允熥看來,這可是大事。 前些日子,他看到了十二監呈上的宮廷開支列表,每年宮內的開銷白銀高達二十多萬,這僅僅是妃子宮女的胭脂水粉,宮人四季的衣裳,和其他生活開銷而已。 還沒算每年的柴炭,宮殿維護,花園苗圃,他們爺倆的開支等等。 宮內有宮女近七千人,閹人上萬,這些人的花費,可比當兵的多多了。除了這些表面的數據,工部十二監內,還有直接為他們爺倆服務的工匠,多達上萬人。 而且他們爺倆所用的一切東西,都是不計成本,萬里挑一的精品。 現在不過是國朝初年,再過幾十年奢靡起來,那銀子就是金山銀山也不夠用。 要審核宮內的開銷,明確嚴格的采買制度,能省的就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