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廣袤的戰場上,察合臺人在緩緩的后撤。 若是可以從天空居高臨下的俯瞰,可以發現他們很聰明。 中軍未動,前方攻城軍快速回撤,同時二道防線的后備力量頂在了側翼,防止了亦力把里城中騎兵追擊的可能。 后方的軍陣在發覺明軍的援軍騎兵之后,并不慌亂而是巋然不動。一旦明軍發起沖鋒,他們可以從容的利用營地和地形,跟明軍纏斗。而他們的中軍,也可以隨時抽出騎兵,對明軍進行反包圍反沖鋒。 但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是,在呈品字形察合臺軍陣之中,他的右翼一直保持著對亦力把里的攻擊姿態。而恰好他右翼的軍隊,是整個察合臺大軍之中,還沒動過的軍隊。 宋琥的戰法也很聰明,前鋒騎兵直接繞后,看能不能抄察合臺人的老底。在發現敵人像是刺猬一般鎖緊之后,又迅速的調整方向,貼著察合臺人的中軍前端掠過。 然后在亦力把里城的左側,差不多五里之外的地方按兵不動,和亦力把里呈犄角之勢。 總體來講,在兵力上明軍和察合臺人還是相差懸殊。但有一個好處就是,亦力把里正面的察合臺人后撤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給了一條可以讓亦力把里守軍和宋琥援軍相互連接的通道。 ~ “察合臺人這么做,是準備要野戰決戰?” 亦力把里城頭,在度過最開始的狂喜之后,朱冕等老行伍開始分析起戰局來。 而徐盼,雖有些小聰明,但從未單獨統領過上萬人進行大規模戰役。所以他只能在一旁,虛心的聽著。 “野戰他們是要吃虧的!” 朱冕盯著城下,整齊有序退卻的敵軍,顯得有些憂心道,“這個道理他們不會不懂!”說著,他忽然溫和的看向徐盼,“別看韃子的騎兵厲害,但是最終決戰要靠的,還是步兵!” “一旦野戰雙方拉開架勢,我們的火槍火炮結陣,察合臺人的騎兵再多也啃不動我們!” “要是宋軍門帶來的重炮,騎兵混合重炮” 朱冕指著遠處一處高地,“在那設置炮臺支援步兵槍陣,察合臺的人的騎兵不等沖到咱們的火槍陣前,最少死一半兒!” 徐盼凝神用千里鏡看去,最遠的地方明軍的援軍只是各個黑點。耳中聽著朱冕話,心中跟自己在武學中所學的相互印證推斷。 朱冕說的是對的,但有個前提,那就是明軍必須有足夠數量的火槍兵還特別多的火炮。 “看出什么來了?”朱冕在徐盼耳邊道。 “末將以為”徐盼沉思片刻,“宋軍門的援軍不多!” “沒錯!”朱冕拍了下徐盼的肩膀,“他麾下騎兵滿打滿算不過四千所以剛才咱們看見的繞到察合臺人身后的先鋒騎兵,其實就是他現在手里的全部本錢” 徐盼接口道,“宋軍門虎膽,以全軍為先鋒迷惑察合臺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