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套就是工部尚書練子寧點頭的,運河南北走向,濟寧至徐州段借道黃河。 這套方案雖然暗含著黃河決口,運河危在旦夕的風險。但是之所以通過,因為這樣修省力,運力也足。 第二套是從宿遷邳州到韓莊這段,也就是臺兒莊這段挖開,避開日后黃河泛濫的風險,而且距離更近。 但是這里又有一個問題,微山四互湖那邊地勢高,為了控制水位,臺兒莊沿線還要設定許多水閘。 說是一勞永逸,但要多耗費人力物力。 李至剛大權在握雷厲風行,說要辦就如大明江山一般萬年長存,不然國家花費重金,日后還要每年都巨額投入不斷修補。一旦黃河泛濫,更不可收拾,那還不如現在多花錢多用人,好好的修! 山東巡撫胡鏈表示反對,這么改的話,地方上有些州縣定有怨言,好好的運河不從他們家門口過了,那怎么行呢? 李至剛對著胡鏈又是一頓臭罵! 老子就要讓運河走臺家莊這邊,誰不服來找老子? 老子就是要在這南北大運河之中,再開一條新河連接南北漕運。 老子就是要把這兒,作為運河的中轉站。 此言一出,臺家莊左近幾縣的百姓喜從天降 運河兩岸,再一次傳出李青天的美名歡呼之聲。 ~~ “李青天” 聽了李景隆的敘述,洗了腳的朱允熥坐在床上笑道,“呵呵恐怕李以行做夢都想到有被人叫青天大老爺的一天” 朱高熾在旁陰沉著臉,“其實李以行之所以一意孤行要運河改道,也是因為” “朕知道!”朱允熥接過話來,“運河當初工程立項是你點頭,宋禮張信等人”說著,頓了頓,“都是你的人呀” “臣,慚愧。”朱高熾忙起身道。 “其實宋禮張信他們也沒錯!”朱允熥嘆口氣,“非但沒錯,在運河考察一事上是有大功的” 說著,朱允熥繼續道,“但是,誰讓你把差事辦壞了呢!山東段克扣民夫工錢,直沽那邊更是挪用,甚至豆腐渣呵呵!” “臣有罪”朱高熾面紅耳赤。 “你呀,就是不肯親自去看看,太過于相信他人!”朱允熥擺手,讓朱高熾坐下,“李以行呢,別人說他私自改道運河是胡鬧,是不懂水利,但為何朕支持他!因為他說了一句你們都沒說過的話” 朱允熥看著朱高熾,“他說,萬一將來黃河決口呢?宿遷那段從國朝開始決了多少次了?哪一次不是數以萬計的銀子往水里扔?” “這里,朕還要批評你,連年說治河,但都是治標不治本!朕不懂水利,所以格外看重下面人的方案!可是這些年,都是縫縫補補,沒人提過如何解決黃患” “李至剛跟朕說,黃患不除,北方各省談何興旺?所以,未除黃患的情況下,運河必須避免黃河決口!不然這運河不是我大明的血管,會辦成我大明的病秧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