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帶著朱允炆走過,沒人理他們母子,即便是有也不失隆重大禮。而朱允熥走過之時,那些開國的老臣都圍了過來,噓寒問暖。 朱允熥再次回頭,看了眼殿外,春雨中藍玉,兩個舅舅,還有那些淮西的開國武將,都在雨中張望。似乎察覺到了他的目光,幾人輕輕擺手。 可就在這瞬間,朱允熥想起件事。 現在是洪武二十五年,而洪武二十六年,大將軍藍玉就會被朱元璋賜死。同案的還有許多開國的武將功臣,史書記載,公侯伯子被殺無數,有統計的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人。 這其中,一定包括殿外那些人,包括自己的舅舅。 朱元璋為什么殺那么多人? 朱允熥不禁看向,跪在那里嚎啕大哭的朱允炆。 歸根到底,還是為了他孫子的皇位,剛才聽藍玉等人似乎對朱允炆嗤之以鼻。而以朱元璋的性格,既然這些人不能輔佐他孫子,那干脆一殺到底,永絕后患。 殺錯了嗎?以一個帝王的心態,沒有錯,這些桀驁的武人既然不能為孫子效忠,留著也是后患。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打著為大明正統的旗號,禍亂皇明的江山。 但絕對是殺可惜了,以至于在后來朱棣造反的時候,建文帝手中根本沒有可以統兵的大將。堂堂大明中央竟無大將,讓李景隆那樣的的草包貨色,為大軍主帥。結果李景隆被他表舅朱棣打的落花流水,望風而逃。 最可笑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不但不追究李景隆,反而諸多袒護。 這些袒護帶來了什么?帶來了在朱棣攻打南京之時,李景隆投降開了城門。 而一直被建文帝防范的世襲武將勛貴,則是為了大明洪武皇帝遺命,戰死無數。 縱觀史書,這些出身微寒的淮西武人,都在歷史上留下屬于他們的英雄事跡。 別人暫且不提,涼國公藍玉,威震捕魚兒海,差點就生擒北元蒙古皇帝。擒獲北元皇子嬪妃公主,親王大臣上千人。 俘虜蒙元降兵七萬七千,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余頭。赫赫戰功,堪比衛青,霍去病一般,一掃兩宋以來,漢家男兒幾百年積弱的形象。 這甚至是某種程度上超過了衛青霍去病的功績,強大的北元在藍玉等人的攻擊下,一蹶不振。黃金家族的最后遮羞布,被漢家兒郎一手掀開。 若是自己上位,這些人或許就不用死了,或許他們還能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朱允熥心道,這些人沒死在敵人的彎刀下,反而死在了朝中的內斗上,不免讓人嘆息。 太子爺呀! 父親! 奉安殿中撕心裂肺的哭聲,打斷了朱允熥的沉思,巨大的棺槨就擺在奉安殿中,棺槨內那張英武的臉,就是自己這一世的父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