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開始,由于這里特殊的環(huán)境地貌,吸引了不少流亡者聚集,之后因為接連不斷的戰(zhàn)亂,來此重新開始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幾位特殊人物,他們在此建立起全新的秩序,并將此處命名為重天,同時,也奠定了這里的未來。 當時的重天還只是一顆種子,如今,已經(jīng)長成參天大樹。 整個重天以一根數(shù)千米高的石柱為中心,一共分為六柱三層,六柱,指的是仿造中心石柱搭建起的柱,分布在六個不同的方向,三層,則是指整個重天分出了三個層次,底層匹斯,中層達斯和頂層諾斯。 匹斯層就是一片維持著原始自然風貌的清凈之地,達斯層在匹斯層上方兩千米處,是一片浮空的水域,諾斯層又在達斯層上方兩千米處,由環(huán)狀的巖石帶組成。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既可以融入自然,也可以徜徉淺海,也能擁抱天空。 圣光透過達斯層的淺水照射下來,如夢似幻。 人們將房屋建在山谷中,在水面上,在環(huán)狀巖石帶上,最集中的,是在那六根無比粗壯的石柱上。 青鳶懸浮在其中一根石柱邊緣。 乖乖。 這石柱光直徑就有幾十公里,表面是密密麻麻的屋舍和階梯,而且在石柱周圍,有一重類似玄武城洛帶流風這樣的風甬道,即便從極高處墜落,也會進入甬道之中,飛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石柱上的房屋并不止是建在表面,而是向外延伸了很長一段距離,其中甚至有街道和小巷,頗有些賽博朋克的風格。 這里的人們或許一生哪都不用去,只需要在柱子里待著,因為這里什么都有,已經(jīng)自成生態(tài)。 重天的核心,那根擎天石柱,有自己的名字,叫做自由之柱。 難以想象,這東西居然還是一件圣物,最諷刺的是,它是秩序之神的圣物。 秩序和自由,兩者本就是矛盾的存在,卻在這里有機結(jié)合在了一起。 自由之柱上是不允許存在任何建筑的,其實這三層世界也不需要它作為基石,但它不是沒有作用,恰恰相反,重天的一切,都源于它的存在。 每一個來此生活的人,無論你是不是人類,無論你曾經(jīng)是什么人,只要定下誓靈契約,就可以成為重天的一員。 誓靈的內(nèi)容,就是遵守重天的規(guī)矩,而自由之柱,就是所有人履行契約的保障。 諷刺吧,所謂的自由,最終還是要靠約束來實現(xiàn)。 在自由的外衣下,秩序才是一切的根本,因為只有秩序,才能平衡人性中隱藏的善與惡。 作為人族的中心,作為特立獨行的存在,重天能成長到這個地步,來源于人們對它堅定不移的維護,據(jù)說隱藏在此的強者不計其數(shù),但凡誰敢打這里的主意,哪怕進來抓個人,都會被無情驅(qū)趕。 這里是一處理想國,同時,也是戰(zhàn)團發(fā)展的溫床。 曾經(jīng)前往兇荒刺殺劉囂的天誅,就是來自于這里。 一想到或許能在這里遇見當時逃走的河圖,劉囂的心里多少還有些小興奮。 當然,他不是來尋仇的,真的就是純粹路過,順道來瞻仰一下這處別樣的存在。 照理說,有天誅這樣強大又對自己抱有敵意的組織在,劉囂一般不會選擇貿(mào)然靠近,但一方面,天誅內(nèi)部唯一的圣座已經(jīng)去了神棄之地,另一方面,沒有人敢在重天動手,無論天誅的人在外面如何重拳出擊,在這,都得唯唯諾諾。 所以,他甚至沒有將圣獸骨厄收入空間容器,就那么堂而皇之地讓它站在青鳶上,巴不得有天誅的人找上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