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聚集在城門口的人越來越多,都已經擠不進來了,但還是有收到消息的縣民朝這邊趕過來。 高泉身后,是如今元江學校的校長,張圣。 這個老人同樣激動地熱淚盈眶。 自從來到元江縣和趙康的理念合一之后。 這會兒名譽響徹天下的老夫子就將元江縣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并且號召自己的弟子一同來到元江縣教書育人。 在他不留余力的奔走之下,元江縣的縣民都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如今不光是孩子們送到了學校上學接受教育。 甚至有的大人想要學習知識,他也從不吝嗇,傳授學識。 當聽到趙康戰死之后的消息,這位老夫子同樣悲痛欲絕,甚至一度病倒,向來不喝酒的他當晚連飲三大碗,醉倒之前怒斥蒼天不公。 醒過來之后沒有頹喪,成天往返衙門學校統計元江縣陣亡的人數。 號召縣民為這些保家衛國獻出生命的人修筑墓碑表彰功績。 原本是周人的他,卻將自己當成了乾國人,并決心要在這元江縣扎根了。 如今見到趙康死而復生,一向視趙康為知己的他如何不激動。 走上前來看著趙康半晌說不出話來,趙康連忙握住他的雙手:“先生,趙康回來了。” “回來好啊,回來就好啊,你小子,老天還是開眼的。”張圣點著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呼出一口氣,望著一雙雙殷切的目光,趙康長聲道:“回家了!” 既是告訴自己回家了,也是告訴身后馬車內的眾人。 咱們回家了。 眾人歡天喜地的迎接著趙康和蕭玲瓏入城,一路來到衙門前,也不肯離去。 趙康忽而停住腳步,轉過身來看向眾多縣民,“高泉,召集所有人。” 身邊的蕭玲瓏知道他要做什么,也轉過身掀開了身后馬車的車簾。 車簾中一個有一個堆疊的木盒子層層相交,不下兩百。 每一個木盒子上都貼著一張白色封條,眾人愣住呆呆的看著馬車。 等到元江縣所有人都聚集在縣衙外的大街上時。 蕭玲瓏親手拿下最頂上的木盒,白色封條上只有三個字。 吃不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