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瞬間就被吸引,站在窗戶前久久不愿離去,一直到學生下課。 “張先生,這元江縣學子都如此?”他回頭問道。 張圣笑著摸了摸山羊須:“調皮搗蛋的自然也有,畢竟孩童心性使然,但我們這些教書匠的職責不正是傳授知識使其明智,授學育德?” “學生明白了。” 李知州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目光看向趙康:“趙大人,這樣的學校,元江縣還有多少?” 趙康微笑道:“現在只有一所,但除了元江縣之外,各州各地也都在創辦學校,將來只會更多,而且這也只是義務教育的小學。” “小學?”公孫云秀感興趣道。 張圣表情變得認真起來,看向公孫云秀和李知州:“這便是老夫誠邀你們兩位來元江縣的原因之一。” 兩人趕忙仔細的聽著張圣開口。 “趙小友和我說過,義務教育只是推廣教育,讓天下人都有讀書的機會,而要真正培養出能夠有利于天下的人才,還需要更高等的教育機構。” “趙小友將其稱為大學。” 李知州微微皺眉:“培養出有利于天下的人才,光憑一所學校?” 趙康解釋道:“大學涉及課業種類十分繁多,不光是只是讀書科舉,說實話這天下有多少,能夠只靠讀書之后就能做官的?” “就算做了官又有多少人能做個好官?” 李知州點了點頭,趙康的話他算是比較能夠感同身受的。 他李知州在周國號稱書畫雙絕,是當之無愧的大儒,地位不凡,但是依舊入不得朝堂。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官,讀了一輩子書畫了一輩子畫,最后依舊是只能在書院教書教畫。 而且并沒有多少學生愿意學他那些知識,畢竟書院大部分的人心底還是將書院當成了一個入朝堂的踏板而已。 趙康接著道:“咱們將來要創辦的大學,那就是吸納天下人才的地方,你李先生擅長書畫,那么你就可以去大學里面專門教愿意學習書畫的學生。” “這大學教授的不只是讀書,歷史經濟政治農業工業等等,要將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全都吸納其中,將他們擁有的技藝學識,都傳授給愿意學習學生。” 公孫云秀和李知州都被趙康的話所震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