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二人都以強(qiáng)國目標(biāo),開疆拓土這種事情,沒有任何一名帝王會不心動。” “再加上如今兩國交情匪淺,又有那種名叫大炮的武器存在,我想只要等到合適的時機(jī),乾景便會聯(lián)手吞吃周國與齊國,兩分天下。” “如今議和不過是在茍延殘喘罷了,沒有應(yīng)對大炮此物辦法,周齊兩國就只能是在等待死亡。” 雖然心中已經(jīng)隱隱猜測到,但聽公孫云秀這么說,劉嫣然還是有些面色慘白。 她這次來乾國,本就是被自己的父皇和群臣所逼迫而來的。 臨行前,那悔不該當(dāng)初的齊國皇帝只和她說了一句話,無論如何也要和乾國和趙康修好。 不管付出任何代價,若是無法度過這次難關(guān),齊國恐怕就要真的滅亡了。 這一路上她不斷在思考,要如何才能夠讓乾國放過齊國。 直到聽說,周國有人也在趕往乾國的路上,她就馬不停蹄的追上了對方,希望雙方一同商議。 只是如今從公孫云秀口中得到這么個結(jié)果,她內(nèi)心不禁悲戚,愁思片刻詢問道:“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依公孫大家看從這方面上下手有沒有可能?” 公孫云秀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忘了嘛?如今來說真正強(qiáng)大的是乾國,而不是景國。” “景國現(xiàn)在也是依靠乾國生存,吳觀海并非是短視之人,又豈會交惡乾國?” “其次,有趙康此人在,乾景關(guān)系便不會破裂,他們兩國之誼在于趙康和葉紅雪。或許真的會有這么一天,但以在下來看,周國和齊國怕是見不到那一天。” 抿著唇角,劉嫣然有些不甘心的問道:“那公孫大家,您這一次出使乾國,莫非打算什么也不做?” 在她看來公孫云秀身為周國書院的院長,是有大才的人,這次周國派她出使乾國,肯定也是想要公孫云秀救國于危難之間。 只是她沒想到,公孫云秀并沒有正面回應(yīng)她,只是微笑道:“殿下誤會了,在下這次來乾國,只是來看一看乾國如今的變化。” “天下大勢因人而異,但那個人并非在下,那個人在乾國。” 劉嫣然沉默下來,不知道還能說些什么。 隊伍行進(jìn)六天終于抵達(dá)了乾國都城,雖說雙方有著血海深仇,但該做的表面功夫還是有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