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關羽的眼芒刻意的瞟向桌案上的竹簡,這是一邊說話,一邊提醒。 只是… 關麟完全無視他的目光,關麟的話針鋒相對,“那除了虎豹騎的輜重外?那些連弩、偏廂車,父親難道…也要‘臉都不要’的說是關家軍繳獲的么?” 這… 關羽啞口了,他發現,他又一次被這“逆子”駁的啞口無言。 “父親,無話可說了?還是無言以對了?” 關麟那咄咄逼人的話再度傳出。 關羽的回答有些露怯:“這些連弩、偏廂車是黃老邪的,與你小子何干?” “父親不知道黃老邪是誰么?”關麟一副凜然的模樣。 罕見的,作為兒子與父親對話,還是這么一個傲氣不可一世的父親。 關麟竟是始終…穩穩的占據著上風,氣場上始終壓倒關羽,“用不用孩兒告訴父親,誰是那黃老邪?還是說,父親打算付給黃老邪這批軍械的費用?二十萬斛糧食,父親你拿得出來么?” 這下… 迫于關麟的氣場,迫于關麟這番咄咄逼人的話,關羽一時間無言以對了。 過了片刻,關羽一擺手,狡辯道:“為父從未說過要扣下這批連弩與偏廂車,這本就是那商賈黃老邪的,吾兒既能聯絡到他,那吾兒取走,交予他便是,關家軍中豈會有人阻攔?” 呵呵… 關麟就“呵呵”了, 他發現老爹關羽這“耍無賴”的手段,簡直太過低級。 關麟挺起胸脯,他的語調抬高,“父親說的沒錯,的確,關家軍又是埋伏,又是出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拿些戰利品無可厚非,孩兒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這樣好了,虎豹騎的軍械,孩兒只要一千甲、一千兵器、一千馬,其余的就當是給關家軍的戰利品好了,如此…父親給還是不給?” 關麟做出了一些讓步。 當然,考慮到糜芳欠他的只有一千部曲,多了也沒用,一千套軍輜足夠了。 只是,關羽沒有回答,他那丹鳳眼凝成了一條縫,他清楚,他的目的…并不在此。 ——『云旗啊云旗,為父豈是缺這虎豹騎的軍輜?為父是要你成為那諸葛孔明的弟子啊!』 呼… 呼… 粗重的呼氣,不斷的從關羽的口中吟出。 關羽的目光始終凝在那桌案上的“竹簡”上,他期待著這小子能服個軟。 可惜…關羽想多了。 關麟那一抹凜然,哪里會消減半分? 他那深邃的眸子緊緊的盯著關羽,仿佛在告訴父親,這一次…他不會妥協,也不會罷休。 一時間,這里的氣氛變得更加的冷凝,哪怕是楊儀都在渾身打顫。 他實在扛不住了,當即起身勸道:“四公子啊…按理說,我楊儀今日就該攜帶四公子的答卷返歸蜀中,讓諸葛軍師評議,一些話…我本不該說。可…如今,因為這一封答卷,使得你們這一對關家父子如此劍拔弩張,我還是想說一句公道話。” 楊儀的語氣,也變得一絲不茍了起來:“四公子不妨想想,關公為何扣押你這批軍輜?他不還是想讓你修改下那‘敷衍’的答卷,讓你成為諸葛軍師的弟子么?說到底,這些…關公還不是為你好,為你計長遠嘛?” “吾聽聞《詩經》中講‘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以前,我尚不能體會這各種文字,可今日,從關公的身上,吾方頓悟啊!” 楊儀吟出的是《詩經》的《魏風·陟岵》一篇。 通俗來說,意思便是“——我登上那草木繁茂的高山,向老父親所在的故鄉眺望。我仿佛聽到父親一聲嘆息:唉!苦命的兒服役在遠方,晝夜操勞沒有休息的空當;還是小心保重自己身體吧,盼你早回來不要留戀他鄉!” 而楊儀以此比喻的,是關羽對兒子的關切,是這封關切下,內心中的嘆息與無奈呀! 這都是滿滿如山的父愛呀! 倒是楊儀這一番話,讓關麟徹底懂了。 原來癥結還在那“答卷”上啊… 他也是醉了,老爹也是忒執著了吧?一件事兒,反復爭執了幾次,還鉆在這個牛角尖里! 這特喵的是病,得治啊! 話說回來,就事論事,關麟當下心里就嘀咕著一句。 ——『老爹,你懂個屁啊!』 關麟大手一揮,再度迎上關羽的目光,“孩兒還是那句話,那便是孩兒的答卷,再答幾次也一樣,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改!” 說到這兒,他繼續道,“孩兒再問父親一次,孩兒只要那虎豹騎繳獲的一千甲、一千兵器、一千馬?父親給還是不給?” “——不給!” 這次關羽回答的很迅速,也很堅決,他的眼眸依舊望向桌上的竹簡。 言外之意,除非你改了你這“敷衍、胡鬧”的答卷,否則…虎豹騎的軍輜?想都別想! 杠上了,這一對父子徹底杠上了。 “行!”關麟直接轉身,踏步就向外走去。 馬良突然想到了什么,“云旗,千萬不要做傻事!” 這一說,關麟還沒回過神兒來,關羽卻是當先一個寒顫…宛若想到了某件可怕的事兒,這小子總不會… 而不等他細想,關麟的話已經傳出。 ——“我還不至于把這些制造圖送給曹魏,送給東吳…原因嘛,父親可以…臉都不要,可孩兒要臉!” 說到這兒,關麟大步走出房間。 張星彩、關銀屏、關平、關興、關索就站在門前,且已經站著許久了,她們是完完全全聽到了關麟方才與關羽的談話… 一時間,他們都怔住了。 ——這也…忒狂暴了吧? 關麟也注意他們,微微抬手,算是行禮…想到了,張三叔把張星彩“交”給他了,當即,關麟朝張星彩招招手,“星彩姐,咱們走了…我爹這種榆木腦袋,不足為謀!” 說著話,關麟一邊往前走,一邊大聲吟道。 ——“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慮;” ——“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哈哈…古人誠不我欺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