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故事講完,大家伙兒也就散了。 畢竟…誰也不愿意留下來,跟這個性格怪戾的李藐多交談,聽他胡言亂語… 萬一被他纏上,那不是自找麻煩嘛! 關麟不知道內情,是最后走的。 不曾想,聽過禰衡的故事后,李藐一肚子話想要宣泄出去,可突然發(fā)現,周圍沒觀眾了。 關麟是最后一個。 李藐自然不肯讓他走,非要讓關麟聽他的見解。 然后就說出了一大堆歪理。 都是贊譽禰衡的,什么‘不畏權貴’,什么‘大丈夫當如是’,什么‘天下英雄,唯禰衡爾’… 儼然,這個李藐便是以“禰衡”為榜樣,想要走他的那條靠“噴人”而“名噪天下”的路。 事實也的確如此。 若非他碰到了好脾氣的諸葛孔明,怕是他這蜀漢第一噴子,早就被一刀砍了。 哪輪得到,諸葛亮死后,劉禪動手? 想到這兒,關麟都想默默的為劉禪點個“贊”了! 聽著、聽著… 關麟已經懵逼了。 他發(fā)現,穿越過來,就沒見到個正常人。 前面是,扔鞋子的古怪老頭黃承彥,現在又是蜀漢第一噴子李藐。 關麟實在是忍無可忍,直接一拍桌子,朝著李藐大喊:“你懂個屁!禰衡是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呢,他死的…簡直冤枉到外祖母家了!” 這話一出,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李藐啞然了,他先是詫異,然后非得拉著關麟跟他講… 不講出個所以然,就不讓關麟走了。 關麟無奈,就答應他。 但是,這得勝橋下人忒多,跟一個“噴子”在一起,關麟覺得忒丟人,傳出去…還以為他倆是一丘之貉。 于是,關麟就提議,去一處人少的地方。 兩人就來到了河邊。 關麟坐在石階上,李藐則站在關麟的面前,一雙眼睛望眼欲穿。 于是,關麟就把最真實的禰衡的故事向他娓娓講述。 … 當然,關麟講歸講,可要讓李藐這等高傲的“噴子”信服,那其實并不容易。 可偏偏,在經歷了關麟的開場白后。 李藐只問了一個問題,關麟只回答了一問,就徹底震到李藐了。 那時關麟先講述起禰衡的家門。 就如說書人講的那般,禰衡是青州平原國人,弱冠成人,是家族所有子侄里最有才華的一個。 當然,說書人沒有講到,而關麟強調的是。 任何一個地方氏族他們有且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成為當地第一家族。 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禰衡作為“禰氏一族”中最有才學的,家族能不能逆襲成為平原第一家族,完全看他的。 那么?逆襲的路要怎么走? 按照大漢的常規(guī)套路,第一步,應該花錢讓子弟成為名士的徒弟,比如公孫瓚。 可…事實上,禰家根本沒有這個實力,這條路就走不通。 而第二條路,大漢以孝治天下,可以制造一些孝道的故事幫助子弟揚名。 禰家的長輩就講述給禰衡“孔融讓梨”的故事,四歲的孔融就把大梨讓給哥哥、弟弟; 還有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王祥為了讓繼母能吃到新鮮的鯉魚,用身體去融化冰河,抓魚給繼母。 按照禰家長輩說的,禰衡也必須按照這個路子來。 當關麟講到這里時。 李藐直接質疑,“你這小子簡直是一派胡言,孔融讓梨、臥冰求鯉,此乃至誠至孝之事?怎么會是‘路子’?依你這么說,陸績懷橘也是‘路子’咯?” 李藐口中,那陸績懷橘的故事,是陸家四房的嫡子陸績跟著父親去袁術那里做客,臨走時,藏了三個橘子被發(fā)現。 袁術問他,他卻說是帶回去給母親吃。 從此,這個六歲的孩子陸績在整個大漢名聲大震。 李藐以此事例反駁關麟,算是有理有節(jié)。 哪曾想,關麟直接一句話就徹徹底底的震到李藐了。 “要不就說你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孔融讓梨?讓你妹的梨,孔融是孔圣人的二十世孫,孔家乃魯國士大夫之家,他家里會缺梨?需要讓來讓去的么?每個子侄分一筐都特喵的夠了!” “至于王祥臥冰求鯉?那更是無稽之談,王祥是瑯琊王氏的獨子,他祖父是曾經的青州刺史,這樣的門楣,你告訴我吃條鯉魚,還得讓孩子用身體去融化冰塊兒?只要他瑯琊王氏一句話,整個亭里,所有賣魚的都得上趕著給他家送來!” 關麟講到這兒,目光直視李藐。 語氣更是不客氣。 “你還說陸績懷橘,懷了個毛毛蟲,陸家乃是吳郡四大家族之一,江東頂級的門楣,他爹是兩千石俸祿的廬江太守,他先祖做到過尚書令,他家會缺三個橘子?還用陸績偷偷藏起來?這不過是袁術配合陸家的表演罷了,這藏得是橘子嘛?藏得是人情世故!” 關麟這一番話脫口,李藐直接啞然了… 是啊,孔家缺梨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