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咚…咚…” 卻聽得,兩聲凄厲的聲響。 魯肅整個人跌倒在江渚上… “大都督,大都督…” 無數刀斧手紛紛拋下武器,去扶魯肅,去扶他們的這位像是“飽經風霜”的東吳大都督! … … 夜中行船。 外面雖有月亮下的星微亮光,但烏篷船艙內已經是明燭高燒。 溫黃的燈光下,關羽右手捧起了《春秋》。 只是,這一次,他的心思像是并不在《春秋》上,而是特地從這《春秋》中取出一封信箋。 其中的文字躍然而出。 ——“云長,安之乎?定當安之。” ——“于此書,亮思慮良久,心有數語,卻難啟口。今與主公反復商議,特以此家書訴主公與亮心之所向,愿云長靜心閱之。” 這是諸葛亮的字… 只是這信,不知是何時送到了關羽的手上。 儼然,關羽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封信箋,他徐徐展開,眼眸繼續望向其上的文字。 ——“亮素知云長之志,匡扶漢室,重震禮樂綱常,隆中一對,令云長伺機北上,向宛洛而震天下。荊州之于天下,云長之于荊州俱皆重于泰山。” ——“北境曹賊勢大,孫劉和則兩利,分則兩傷,故此長沙、桂陽、江夏三郡,萬不得已時,云長可交予東吳,以固兩家之盟,萬萬不可因此橫生枝節,致使孫劉兵戎相見,云長且記,荊州之固,在于聯吳抗曹!如此而行,可也,望云長事事三思而定!” 以往,關羽佩服的人唯有兩人。 ——劉備、諸葛亮。 哪怕現在,也僅僅只多了一個魯肅魯子敬。 而這封信,恰恰將諸葛亮的想法、擔憂躍然其中,關羽曾反復讀過不下數十遍,這也是他在一直反復權衡的。 三郡他不想丟,然…孔明之言涉及大道,孫劉聯盟更不能破裂,不能生出嫌隙! 總歸… “哈哈…”明燭高燒的燈光下,關羽爽然的笑出聲來,他一邊捋著胡須,一邊感慨道:“孔明啊,這次是你多慮了,哈哈…” 笑聲輕緩,這也映襯著關羽此刻那輕松、愉悅的心情。 他繼續道:“此番,因那‘洪七公’布下的‘合肥賭約’,長沙三郡安然無恙,兄長借荊州一事,也再當無外人提起,這荊州,固若金湯!” 言及此處… 關羽總覺得還差了點什么,是云旗…沒錯,就是這小子! 是啊,這小子從“考文”時就料定合肥一戰,張遼會重挫孫權…果不其然,這碧眼兒不爭氣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