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帥才? 聽到這個詞,孫權瞇起眼,“終究這帥才太過年輕!” 孫登則先是點頭,緊接著又搖了搖頭,他望向宮殿中高掛的輿圖,目光之處正是荊州方向,“關云長神武無雙,若說弱點,唯獨太過驕傲?若是魯子敬、呂子明,他還會多少防備一些,可若是陸伯言,那…或許…” “或許如何?” “關云長必定不會將陸遜這么一個年輕將領放在眼里,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伯言能為父親立下奇功!” 聽得兒子如此欣賞陸遜。 孫權感慨道:“看來,吾兒很看好陸伯言…” 孫登頷首,“唯今,曹操麾下謀臣如云,劉備麾下有諸葛亮,父親麾下魯肅、張昭亦是肱骨之才,可再往后看呢?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曹操還能用誰?劉備還能用誰?關羽手下又還有什么可堪大用的謀士么?” 孫登的一番話引得孫權的稱贊,“吾兒看的遠!” 說到這兒,孫權吩咐道:“當務之急,當致信一封于江陵,讓子瑜(諸葛瑾)密切關注江陵動向,至于荊南的呂蒙那邊,繼續按兵不動,此番,他關云長不動,孤也不動!孤等他先出招!” 這… 孫登補上一句,“那合肥?” 孫權語氣篤定,“也不動!” … … 江陵城,驛館內。 諸葛瑾身穿燕居便服,心事重重的寫下幾個大字: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初來江陵的兒子諸葛恪在他的身邊評價,“葛藤生長覆叢棘,蘞草蔓延在墳地…父親吟的是《詩經·國風》中‘葛生’一篇,只是,父親不是不喜歡這等‘興、比、賦’兼而有之的文章么?” 諸葛瑾笑著搖頭,“葛藤里才能長出黃荊,荒涼的墳塋才能長出野葡萄,多好的‘賦、比、興’,可虎父無犬子,怎么…這關公的兒子就長歪了呢?” 提及這個,諸葛恪就懂了,父親寫下的這一篇“葛生”是與近來江陵城大街小巷,人人茶閑飯余的談論的話題有關。 已經兩天了…關羽第四子關麟關云旗公然對抗關公,于眾目睽睽,大庭廣眾之下提出要父親下“罪己書”! 這等消息,在古代不可謂不勁爆。 儼然,已經成為了整個江陵城坊間的談資,無數吃瓜百姓翹首以盼著事態的發展。 諸葛恪感慨道:“為人子者,縱是聰明機智,卻也不能在父親面前,驕矜自負!可…” 諸葛恪頓了一下,繼續道:“可離譜的是這關麟如此不孝,關羽卻并未責罰,這點,孩兒看不懂了。” 在江東,諸葛恪被人稱作“神童”,聰明機敏。 與顧譚、張休等人常伴孫權的長公子孫登一道學習,算是世子從小到大的伴讀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