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才會意氣相投的要把“別人的傘”統統撕爛! 這就能解釋,為何法正睚眥必報,把嘲諷他的人都殺了,劉備問都不問。 事實上,保不齊劉備心里都琢磨著。 ——“孝直啊,下次有這種撕爛‘仇人傘’的事兒,可以喊我一起動手!我可以幫你打掩護?!? 當然… 提到了法正這個話題。 關麟想的就多了。 他想到的是法正與諸葛亮的區別。 兩人的相同點,都是足智多謀,忠心耿耿! 但法正是有缺點的,是有私心的,是性情中人; 但諸葛亮就是一個鞠躬盡瘁,一心為公的謙謙君子,是圣人! 所以,劉備對諸葛亮是敬重,是仰望,同時也是敬而遠之。 而對法正,就是偏愛,是寵愛,是溺愛,是彼此間默契的一對“小人心態”、“小人得志”的好基友! 當然… 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關麟意識到一個“法正不能死”、“法正必須活”的最迫切的原因。 這與計謀無關,與劉備的偏愛無關。 只與蜀中派系的斗爭有關。 這才是蜀漢滅亡的根本癥結呀! 眾所周知… 蜀漢內部是不團結的,這有劉備“制衡”水平堪比孫權“統御”水平一般“菜的摳腳”的原因… 但更大的原因則是荊州派與東州派的不睦。 從一開始起,雙方就不睦。 想想諸葛亮北伐時,被李嚴坑成了什么樣兒? 就知道,蜀中這個大染缸有多復雜。 不過… 其實,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大染缸中,中間是有一個緩和余地的。 沒錯,這個緩和余地,便是——法正! 法正是東州派的領袖人物,地位遠高于李嚴、吳懿等人。 當然,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諸葛亮這個荊州派的領袖,與法正這個東州派的領袖,他倆的關系很融洽。 這很匪夷所思。 要知道,法正恃寵而驕,睚眥必報,行事與諸葛亮的法度理念、嚴刑峻法多有沖突。 但偏偏,兩個人很和睦,一個主外,一個主內! 這說明什么? 說明諸葛亮的格局夠大,他沒少忍讓與妥協,一切以大局為重! 也說明法正能體會到諸葛亮的苦心,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點,故而更加的佩服諸葛亮! 這就類似于廉頗與藺相如… 那是文武和睦,趙國無憂! 如今這里,則是法正與諸葛亮和睦,荊州派與東州派就鬧騰不起來! 而這兩個派系鬧騰不起來,劉備那并不高明的制衡水平…保不齊,就足夠一碗水端平了。 試想一下,讓荊州派的諸葛亮北伐,東州派的李嚴掌管蜀中,那結果,就北伐打贏了,最后也得灰頭土臉的回來! 可如果反一反,讓東州派的法正北伐,讓荊州派的諸葛亮掌管蜀中,負責糧草后勤,那結果…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問題了,而是等于“無窮大”! 這個想法一經出現,關麟越想越是深入。 他的謀劃…已經超脫了荊州一隅,超脫了他老爹的“傲氣”,他的思緒已經投入巴蜀,已經在思考,如何化解蜀漢派系斗爭的難題。 而順著這個越是深入去想。 關麟得出的結論就越是清晰。 他拉開袖子,扯了扯衣領,當即脫口吟道。 ——“法正,不能死!” 而隨著這一句,他又像是想通另外一節,連忙補上一句,“那么,張仲景也不能死!” 窗外的凜凜冷風順著他那拉開的袖口和扯松的衣領刺入關麟的皮膚深處,陰冷入骨。 而這直襲心臟的冷風,讓關麟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 他拉了一把身后的披風,再度低聲吟道。 ——“法正不能死,張仲景也不能死!” “你在說什么?”張星彩看著關麟收緊披風的動作,連忙問道。 關麟的神情卻是靜靜的,音調仍然是低低的。 “星彩姐與三叔父來荊州,是為了請那張仲景赴巴蜀,去治愈法正軍師的病癥吧?” 張星彩凝望著關麟的臉,“被你猜到了?” 關麟重重點頭,旋即…他語重心長:“欲救法孝直,必得先救張仲景,這樣…今日點兵過后,咱們就出發,喊上你爹,咱們一道去長沙…去救那張仲景!” 啊… 關麟這突然的一番安排,讓張星彩一驚。 有那么一瞬間,她恍惚了,她差點就信了。 信眼前這個弟弟能救得了那“醫圣”張仲景! 可… 也僅僅是一瞬間,張星彩連連搖頭,“云旗弟何時懂醫術了?那張仲景是‘醫圣’,尚且都不能醫治他自己的傷寒,云旗弟…如何敢言救他?” 關麟微微嘆了口氣,沉吟了片刻,還是坦白道:“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總是有一些方法。” “權且…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關麟是懂醫術的,穿越前,他大學學的專業便是“中醫學!” 至于為啥之后沒有從醫,這就是一個讓“醫學生”諱莫如深的話題了。 簡單點說… 別的專業,畢業就能就業,就能賺錢,然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可學醫,本科五年就不說了,出來幾乎找不到工作,唯一的出路是接著讀,或者去醫院實習,別誤解… 所謂實習,不是醫院給你干活兒,醫院給你發“實習金”,而是你給醫院動輒大幾萬的“實習費”,然后一給就是幾年,說白了,就是花錢去學臨床、學醫術的! 特別是中醫,學習的周期更長,花的錢更多。 至于未來想進醫院,那路上的錢就沒邊兒了! 正所謂——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也正因為如此,關麟對醫學的學習也就停留在大學課本上。 沒有實踐,也沒有拜師… 故而… 張仲景是傷寒也好,是其它的癥狀也好。 關麟只能是試試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