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名侍衛輕聲步入書房,拱手稟報道。 關羽知道糜芳定是來稟報,與那商賈商談的結果,正想招呼糜芳進來。 馬良的手卻立時壓在了他的肩膀上。 關羽會意…直接吩咐,“領子方去正堂,關某更衣便去!” “喏!”侍衛再度拱手,快速退去。 而等侍衛走遠。 關羽看出了馬良的想法,目光幽幽的轉向望向周倉這邊。 馬良的聲音也適時傳出,“周將軍,今日之事干系重大,牽連甚廣,無論是我們提到的人,還是事兒,唯獨你、我、關公三人知曉,切不可泄露出去半字!” 嚴肅的口吻… 再加上關羽那一絲不茍的目光,周倉心知此事干系重大。 當即拱手,“我周倉絕不是那等亂嚼舌根的小人!” 關羽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周倉的肩膀,此舉…表達了他的贊許。 馬良則是一邊感慨,一邊再望向關羽:“如此…接下來,關公需當做什么都沒有發生,靜觀其變!” 言外之意是…糜芳那邊該怎么說,還按原來的去說。 這批軍械該怎么爭取,就按原本的去爭取。 關羽一捋長髯,沉吟了一下,別說…經過這么一個小插曲,他其實更有底氣了。 哪怕最后,這批軍械哄抬到了天價。 哪怕是他關羽豪擲千金購得這批軍械,當了這大冤種,可這筆錢,也沒有落入外人的口袋。 當然,因為是給云旗這小子做“大冤種”… 多少還是讓關羽的心情有那么一些的落寞! 怎么… 這事兒到最后,他關羽…竟給這小子做了“大冤種”呢? … … 賊曹掾府。 糜芳的兒子糜陽帶人搬運來了最后欠的一批糧食。 馬秉正帶著一干文吏在細細的輕點,盤算… 時間太短,哪怕是籌措五萬斛糧食,難度依舊不小。 甚至最后這批…根本拿不出糧食了,只能部分用糧食,部分用“金銀”代替,當然,這就造成了賬目有些混亂,清點起來的難度極大。 而后世,許多人以為,漢代是沒有銀子的。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并沒有大肆流通于民間,大多作為“官銀”使用,還是可以大額支付的,而民間更多流通的是金子與五銖錢。 五銖錢的價格波動太大,曾經董卓鑄小錢,直接讓五銖錢的價值一落千丈,一斛糧食能賣到十幾萬錢。 所謂《三國志董卓傳》中——“于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后錢貨不行。” 而《后漢書·劉虞傳》又記載——“開上谷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民悅年登,谷石三十”! 這里記載的,一斛糧食就只值三十錢。 乃至于,還有類似于公孫瓚,在易京屯了糧谷三百萬斛,導致當地糧食的價格更低。 不過… 隨著如今三分天下局面的出現,近幾年來,錢幣的價格漸漸的趨于穩定。 地域間會有差距,但不會相差甚遠。 比如現在,在荊州,一匹絹帛的平均價格要在600-800錢; 一斛糧食的價錢大致在500錢; 而20兩的金子為標準重量下的“1金”; 1金就等于480錢,約等于一斛糧食。 這么去換算五萬斛糧食,也不過五萬多金,漢代16兩等于一斤,這就相當于…多少斤的金子呢? 呃… 關麟發現哪怕是掰開腳指頭,他也算不動了。 總之…關麟不去算了,他承認,他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體育是歷史老師教的… 跟這些數字打交道,簡直比上“高數”課還頭疼。 不過…在清點貨物時,關麟發現了一個人才,別人算這些貨物是用小本本一個個記住,然后相加起來。 這兄弟竟是用“計算”獲得答案… 而且,關麟瞅著…他竟然用的還是“幾何”公司、勾股定理,而算得的結果往往與這些文吏清點的一般無二。 這就了不得了呀! 關麟忍不住去問“你叫什么?” ——“糜陽” 關麟用手蘸水,在桌子上寫了個“旸”字,詢問他:“是這個旸(yang)?” 這小子搖了搖頭。 “不是…是樂府詩《長歌行》中‘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的陽。” “那…你字什么?”關麟突然對這小子很有興趣。 糜陽一本正經的拱手。 ——“小子糜陽,字羅庚,拜見四公子!” 羅庚? 糜羅庚! 乖乖的,給兒子起這么個字?難道是…在肚子里時,糜芳就預料到,他兒子這輩子與“數學”結緣? 這已經不是恐怖如斯了,這在數學領域,怕得是“大帝之姿”吧?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