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修行第一法-《我為長生仙女主》
第(2/3)頁
“所以走錯了方向,所以困頓一生,都沒能走到大道上。”
“最終只是在痛苦困頓之中而死。”
“入門的法決只要有心求道的話,總是能夠找到的,但是正確的方向,卻必須要在一開始的時候走對,如此才不會在百年后痛恨;我今日是來講法的,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要講述的東西……”
“修行道路很遙遠,不曾遇到老師的人就像行走于黑夜中,目不視物。”
“若能由我舉燭,照亮前路方寸,也好。”
“今日所講的,該是修行第一法。”
壯漢山神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說,又不肯被說服,略帶些刺,略帶了些陰陽怪氣道:
“你是要高屋建瓴咯。”
藍衫少年平靜道:“是。”
山神張了張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只覺得那少年平淡坦然,于是咳嗽一聲,不再說話。
遙遠之處,鎮子里的老者忽而忍不住笑了一聲,悠然烹茶。
并不因那少年出場時的從容而滿意,也不因為他不懼場而欣慰,老者所見過驚才絕艷者眾矣,在這個年紀實力更強,風采更甚的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但是他也只覺得天資不錯而已,并無此刻的欣賞,老者難得微笑搖頭,語帶些微欣喜,道:
“由我舉燭,照亮前路方寸。”
“能說出這一句話,方才稱得上是【不墜我名】啊。”
“上善。”
齊無惑想了想,看向那靈獸,解釋道:“修行者入門的時候,常常是以養氣開始的,一開始的手法喚作【筑基】,取此名的意思是,修行就像是修筑高樓,要打好地基,按照各家法脈的風格和做法不同,天資卓越者,大約需要百日功夫,是以道門佛門里面,又喚作【百日筑基法】。”
“打好地基后,就有了修行養氣的基礎。”
“人世間的武者們,將養氣的層次分成十三重,以【登樓】為境界的名字,就像是在地基上修筑高樓,而下一個境界,就是【先天一炁】,做個比喻的話,當樓宇登到了最高峰的時候,再也沒有道路可以走,要么就站在原地,要么就需要凌虛御風,那就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了。”
“這也意味著下一個境界超凡脫俗。”
“【百日筑基】,【登樓十三】,【入道】。”
“而這【入道】,其實就的先天一炁,如何入道,也有上中下三品法門。”
齊無惑緩緩道來,他所說的,都是澹臺煊記錄在那本成仙錄里面的。
是外界所傳修行法門。
結合山神自己的修行筆錄,自我理解之后講述出來:
“其下乘法門,元氣溫養到了極限,以外物靈性相助,或者吸收地煞之氣入體,或者采煉火銅之精入身,讓自身的元氣擁有了各種奇特特性,施展法術的時候,事半功倍,能在塵世間無敵,只是可惜修行外物,此生終不可得三花聚頂的境界,只能在凡俗稱雄。”
“又于壽元無益,常常短命,不得逍遙。”
“所以是下品。”
“修道之士到此境界,按捺不住,急功近利,走左道以破境,則墜入此道。”
已經有山神的面色微有變化,或者沉郁,或者悵然嘆息。
而山中一猿猴則已放聲大哭起來。
想來是曾經吸收過天材地寶的靈韻,踏足到了這個境界。
四娘神色鄭重,詢問道:“敢問山主,中品法門如何?”
齊無惑想了想,道:“修行之士,不得真傳,不知道元氣和元炁的不同,只以后天元氣和元神相合,修出法力,能元神出竅,以陰神游走各處,能為諸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身軀死而元神長存,能存世數百年,是所謂【尸解仙】。”
“可得一時之逍遙,卻終究無緣大道。”
“故而是中乘。”
四娘的神色悵然,臉上出現了那種暗恨和遺憾混雜在一起的模樣。
齊無惑道:“而上品法門……”
眾人忽而安靜,齊齊看向了他。
齊無惑道:“修行元氣至于極致極純,又采煉元精,取回了命寶,元氣和元精結合,便會誕生出【先天一炁】,到了這個層次上,能駐世三五百年,騰云駕霧,道門稱呼為【道長】,釋宗稱呼為【上座】,是有望于仙神的層次。”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穆棱市|
福州市|
神池县|
罗甸县|
南安市|
乌鲁木齐县|
仪征市|
莆田市|
武陟县|
德钦县|
虹口区|
岑溪市|
林周县|
阜城县|
安达市|
云霄县|
巨野县|
东莞市|
马山县|
定结县|
富民县|
普安县|
木兰县|
曲阜市|
镇平县|
郑州市|
武乡县|
马公市|
安远县|
峡江县|
洛南县|
康马县|
如皋市|
毕节市|
分宜县|
元氏县|
正安县|
太原市|
彩票|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