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 關麟才姍姍來遲,他舉止間帶著幾分慵懶困意,他習慣了睡到自然醒的日子,若非侍衛去喊他,現在還在美夢中呢! 不過看到關羽,關麟像是多出了幾分精神。 話說回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關羽。 ——關公、活的! 似乎…威嚴與魁梧程度,遠遠比不上襄陽城那九米多高,兩噸多重的關公像。 還有,那標志性的綠帽子總是讓關麟想入非非。 這形象,綠的發慌啊。 看著關麟這副表情,關羽自然能猜測到,他必定是被侍衛從被窩里喊起來的。 呵呵… 關羽心頭冷笑,學武能不能救大漢,或許尚存質疑?可學武至少能助他養成一個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哼!” 心中一聲冷哼,可關羽不會把這等小事表現在臉上,微微揚手,示意關麟進來。 關麟撓撓頭,跪坐在自己的桌案前。 昨日就告知過…上午考的是“文”! 四子一女面前的桌案上均擺放出一份竹簡,上面有考試的內容。 考試的題目是廖九公出的,都是近來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兒,算是考實務。 第一道是一個抉擇題。 大背景是漢左將軍劉備曾向江東借得荊州,入蜀后,江東派遣使者諸葛瑾出使巴蜀,向劉備討還荊州。 劉備的回答是“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相予耳”,意思是說拿下涼州后再還荊州; 諸葛瑾不悅,又去詢諸葛亮,諸葛亮則提出了折中之法,以‘湘水為界’,靠近巴蜀的南郡、武陵、零陵歸劉備,靠近江東的江夏、長沙、貴陽歸孫權。 這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湘水劃界”… 得到了這樣的回答,諸葛瑾滿意而歸。 可偏偏問題就出在這兒。 這事兒…是諸葛亮與諸葛瑾定下的,劉備沒表態,而駐守荊州的關羽也沒收到任何有關交付‘江夏、長沙、貴陽’三郡的書信。 那么問題來了,這三郡,關公是該交還是不該交? 這問題考的極有水準,就是出題人廖九公也沒有正確答案,可恰恰這樣的問題,最能考出學子對時局的判斷,對局勢的掌控。 關羽一早看到這個問題時也是連連點頭,十分滿意。 而第二道題則更直接一些,曹軍與江東軍對峙于合肥已經許久了。 近來孫權大肆調集兵馬,將呂蒙、陳武、甘寧、凌統、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蔣欽、賀齊等將領均調至身邊,更是集結十萬大軍,親自統軍朝合肥發起了最猛烈的進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