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嗨,你說那個啊,那是大磨盤,不知道在這里放多少年了,我小時候就見過。”老福說。 就在獨龍河邊兒的草窩里,橫躺著個巨大的圓形巨石,中間有孔,是掏空的。 風吹日曬久了,導致這圓形巨石表面坑坑洼洼,還長了層綠毛。 把頭蹲下看了看,又伸手摸了摸巨石表面道:“這東西年代很早,山里怎么會有這么大的磨盤?要多少頭牛才能拉動它工作。” “還有,為何磨盤上有這么多條凹槽?” 把頭說的也是我剛想問的。 在磨盤表面,大概每隔幾十厘米,就有一道凹槽,這些凹槽整整齊齊排列下來,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豆芽仔說:“把頭我知道了!說不定這磨盤幾百年前立在河里,通過水流帶著,轉動它工作。” 魚哥馬上否定他:“芽仔,你說的怎么可能,這東西目測超過三噸半重了,水流怎么可能帶的動。” 把頭環顧四周道:“這東西,是不是從哪個地方滾下來的?” “王教授,別研究它了,咱們趕快趕路吧,明天才能到盆地那里。” 老福對大磨盤沒興趣,催促我們趕路。 “咦?你們快看,這是不是有字?”小萱突然有了發現。 “什么字?我看看。” 這一看。 就在大磨盤躺地上那一面兒的邊緣位置,有幾個文字露了出來,看不全,只能看到一些筆畫,因為被壓住了。 “要不想個辦法,把它翻過來?把頭,我包里有撬棍。”我說。 魚哥立即說:“行不通,我們的撬......撬棍太短了,用不上。”???. 老福就在旁邊,魚哥差點說漏嘴。 他是想說:“我們撬棺材用的撬棍太短了”,還好魚哥及時改了口。 把頭想了個辦法。 他讓我們用鏟子往地下挖,把邊緣這一帶掏空,然后頭鉆下去,朝上看。 這辦法既省力又效率,只一點不好,容易把人壓死。 看到鏟子,老福驚訝問:“這就是洛陽鏟吧?我在電視里見過,考古隊就是用的這個。” “是啊,我們隊里經常用這個,沒它不行。”我笑道。 很快挖好了坑,我上半身鉆進去,然后費力的翻了個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