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了足夠的鐵,羅森心里就安定了。 他在玻璃熔爐中加滿木炭,又用在爐子中間架上一個耐熱的黏土坩堝,然后就開始拉扯起了風箱,往爐子中灌注氧氣。 “轟~”炭火再次發(fā)白。 羅森立即拿起鐵鉗,將斷犁放在白熾火焰上,斷犁很快就被融化成鐵水,滴落在黏土坩堝上。 等坩堝半滿,羅森發(fā)動煉金力量,開始動手制作。 他先打造一根尺子。 螺旋大噴子的槍管工作環(huán)境惡劣,很快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變形,所以這根尺子才能真正地代表標準長度。為了避免誤差,尺子長度必須和螺旋大噴子一致,但材料性能卻大大不同,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不會因為溫度、外界壓力的變化而出現(xiàn)嚴重變形。 他打造的只是簡單的直尺,外形不過就是一張長長的薄鐵片。 很快,尺子的外形就成型了,在羅森小心謹慎的控制下,尺子的長度和螺旋大噴子槍管一致,誤差超出了肉眼分辨的極限。 ‘尺子有了,還少刻度,但我該怎么辦才能盡可能的精確呢?’羅森皺眉思索。 尺子長度是40厘米,至少要精確到毫米,如果刻度標注誤差太大,那會非常蛋疼。 想來想去,羅森一咬牙:“40厘米正好能被2整除,我就用兩分法來標刻度.......最中間一個刻度的標定,我直接去數(shù)金屬原子!” 說干就干。 數(shù)原子,當然不是一個一個數(shù),要真那么干,羅森這輩子不用干其他事了,他只是大略地進行估算,將最終誤差控制在十分之一毫米之內(nèi)即可。 用這個方法,羅森花了足足一個小時,在尺子上銘刻下了精確的刻度,最小刻度是1毫米,每個刻度之間的距離,單純用肉眼,無法分辨出區(qū)別。 ‘呼~’ 羅森輕吐口氣,看著磨砂表面的尺子,低聲道:“嗯~你就叫‘羅森的刻度尺’吧。” 他敢保證,這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精確的長度測量工具之一。 有了這樣的好尺子,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他繼續(xù)融化鐵水,打造螺旋大噴子的零件。 這一次,有了玻璃針管和槍管的制造經(jīng)驗,又有圖紙的輔助,羅森干地非常順,基本都是一次搞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