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使時間再緊張,也不能操之過急。 古代不是訊息發達的現代社會,封林晩需要留下足夠的時間,等待事件的發酵。 一件事的最終成因,往往由無數種細小的過程組成。 作為策劃者,封林晩能夠做的,只是開頭···然后等待即將來臨的結尾。 主導事件完美發展的力量,很抱歉···他并不具備。 難得的閑暇時光,封林晩決定做一些有趣的小事。 比如,他現在就到了聽雨軒。 這是一間十分雅致的茶樓,陽城內的文人雅士們,即便是在城外交戰最緊張、激烈的時候,也不肯丟了自己的風度,縮衣節食也要到此地聽雨聞蕭,品茗下棋。 巧妙的利用水車結構,引山泉不停滴答屋檐,造成的清脆雨聲中,那些無法飲酒醉生夢死的人們,仿佛可以借此麻痹自己,在水色的朦朧,與茶香的渺然中,看到那早已破碎,只余留在殘夢里的慶安。 奮起余勇,直面慘淡的,畢竟只是少數。 更多的人,寧愿選擇龜縮起來,將自己封鎖在一方小天地里,在刀斧加身之前,依舊做著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當然,這樣的人,尤以多愁善感的讀書人居多。 而現在陽城里,過半的讀書人,都是大慶舊臣。他們雖然已經都沒有了什么權利,卻依舊掌握著各自的消息渠道,以及許許多多關于大慶過往的內幕、隱秘。 大慶三百多年的國祚,掩蓋了太多的真相,也埋藏了太多的秘密。 而這些秘密里,有些隨著時間的消逝,早已毫無用處。而有些,卻依舊存在著不可否認的價值。 當然,即便是文人們聚會之處,現在討論的,似乎也還是當年那位狀元公所著的所謂絕世武功。 只是與江湖中人的向往、感慨甚至是貪婪不同,此處大多文人們,都抱著一種痛心疾首的態度,認為那位狀元公,即便是仕途不順,也不該如此自暴自棄,竟然鉆研武學,與匹夫之流為伍,墮了清名,毀了名節。 負責招待的,都是一些清秀淡雅的女子,衣著樸素而又整潔,淅瀝瀝的雨聲中,卻偏生讓此地顯得有一種格外靜謐的氛圍。 不多時,文人們討論的大部分話題,都被整理起來,送到了聽雨軒的深處,一間素雅的閣樓中。 沒多少人知道,聽雨軒就是楊嘯云的夫人,女諸葛司徒慧云所立。 這座明顯不符合當前陽城局勢的茶樓,就是她幫助楊嘯云收集各種有用情報的場所。 大慶一朝的‘遺產’,可不僅僅只是他們的軍隊,以及殘余的那點‘名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