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將這案子擴大化,大搞株連呀! 一時間。 督察院上下竟有些慌了,哪里還敢提什么立太子,固國本的事,督察院自然不想接過這棘手的案子。 宗親謀反…… 這種事。 不管誰沾上都是一身的臊氣,洗都洗不干凈,這案子一旦判不好,不合圣意,在座的各位要是攤上個包庇又或者同黨的罪名。 這可就是抄家滅族的罪呀! 別看平日里,這些言官,御史,督察院的清流們叫的兇,可真到了碰上了這種要抄家滅族的緊要關頭。 那自然是。 認慫! 圣命難違。 督察院只好捏著鼻子將各種物證,口供接了過來,又草草派人去了一趟山西,一面問責山西布政使司。 命其嚴查。 一面秘密派人從那白蓮教佛母的老家找來一些證人。 這時候…… 這案子該怎么判,這還用問么,自然是按照天子的意思辦呀! 天子要動寧河王。 那就…… 必定是要辦成鐵案的! 于是督察院將證人一頓打,屈打成招,問出了口供之后,沒幾天便水落石出,這些證人一致認為…… 白蓮教佛牧李月娘。 便是寧河王遺留在民間的私生子! 那寧河恭懿王確實是謀反無疑了。 定了罪。 督察院如釋重負,趕忙將這些筆錄、證言、卷宗一并交給了天子,趕忙將這燙手的山芋甩了出去。 很快。 天子看上去,對都察院的判決很滿意,叫白蓮教佛母李月娘,和一干白蓮教亂黨在獄中等候行刑。 又派出欽差前往寧河王封地。 當面質問。 朕哪點對不起你,你這奸賊為何謀反? 而天下嘩然。 見謀反,滅族的大帽子扣了過來,寧河恭懿王也急了,急忙向萬歷皇帝上疏自辯。 這位王爺不敢質疑廠衛(wèi),更不敢質疑天子,便將矛頭對準了給他定罪的督察院。 寧河王認為。 督察院這幫贓官,是在羅織罪名陷害他! 這幫贓官分明是在挑唆皇家內訌,還提醒皇帝不要忘了,這些清流言官在國本之爭中的丑態(tài)。 皇上可別忘了這幫贓官,幾個月前還逼著你立太子。 還逼宮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