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烈目光幽幽,在馮保和張簡修耳邊徐徐道來:“如此看來,我等要動這賈冕十分不易,不過沈某倒是有個辦法?!? 頓了頓。 沈烈輕聲道:“其一,我等當奏請陛下頒下旨意,從各地調糧平抑糧價,以解燃眉之急?!? 聞此言。 馮張二人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對!” 從各地調糧,這確實是當務之急。 如今地震,旱災一起來了,設立在通州一帶的常平倉又燒了個干凈,今年夏天的糧荒已成定局。 若廠衛和內廷撒手不管,便只會苦了百姓。 肥了奸商。 更不能因為常平倉的被燒,影響了戚帥在密云大營的邊軍整訓,以及宣大那邊李如松,馬林對韃靼人的用兵。 事關重大。 拍了拍桌子。 沈烈狠聲道:“絕不能讓這京城里的糧商沆瀣一氣,趁著這場大火哄抬糧價,制造恐慌……” 馮張二人又點點頭。 這一幕卻顯得十分嘲諷,讀書人口中十惡不赦的廠衛內廷,卻在為了飛漲的糧價操碎了心。 而滿口大道理的大人們卻在發著國難財。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沉吟著。 馮保先點頭道:“去歲風調雨順,天下大熟,湖廣,山東,河南各地倉儲中存糧充足,就近調糧入京應是輕而易舉?!? 他贊賞的看著這個晚輩。 說起來去年…… 沈烈出奇招,用幾十萬只雞鴨鵝大軍治理蝗災,將草原來的蝗蟲群牢牢阻止在京畿一線,讓兩淮,中原,山東免受蝗災。 到如今。 各地開始反哺京城。 一飲一啄,自有天定。 一旁。 張簡修卻惴惴不安道:“可調糧進京這法子……只能解燃眉之急,非長久之計?!? 沈烈皺眉。 又點了點頭。 想到了這京畿之地居住的百萬人口,每日消耗的糧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倘若大小糧商沆瀣一氣,抱起團來…… 非要和朝廷作對又當如何? 沈烈頭大如斗。 到此時。 沈烈才明白當年張居正,馮保,李太后以及萬歷皇帝接收的,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爛攤子。 從嘉靖中期開始,隨著執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海禁制度崩壞,倭寇入侵導致民間紛亂四起,朝局失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