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種事別人能忍。 暴躁的李如松是忍不了的…… 當(dāng)下李大公子便又急吼吼沖進了書房,給京里寫奏折,給家里寫信要援兵,卯足了力氣要干一票狠的。 廳中。 馬林看著李如松的背影,擔(dān)憂道:“這……” 沈烈卻沉吟著,揮了揮手,輕聲道:“打不打,從哪里調(diào)兵還是得京里說了算,咱們只需備戰(zhàn)便可。” 事已至此。 盡力而為便是。 馬林點點頭,忙道:“某這就回去整頓兵馬。” 隨著馬林匆匆離去,廳中只剩下沈烈一人,便又一次變得沉寂下來,隨著下人端來了茶水。 沈烈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便緩緩站了起來,出了門,翻身上馬,便向著平遙鏢局走去。 那步履卻有些沉重。 又兩日后。 京城。 萬歷十年已經(jīng)過了一半。 眼看著進入了炎炎夏日。 太師病重,不能理政的傳言開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蔓延,茶樓酒肆之中,各種流言蜚語便一天天多了起來。 尤其是這兩天,從山西來的行商陸續(xù)帶來了各種半真半假的消息,據(jù)說韃靼人又犯邊了。 宣府大同那邊,眼看著又鬧騰起來了。 于是乎。 家里上了年紀(jì)的老者便紛紛擔(dān)心起來,那些年韃靼騎兵肆虐京畿的慘痛回憶在心中浮現(xiàn)著。 “多少年了呀……” 老人們嘆著氣,數(shù)落著大明邊軍的不爭氣,還有那些韃靼人,瓦剌人的兇狠野蠻。 而一些消息靈通的富貴人家已經(jīng)開始居家南遷。 此刻奉天殿內(nèi)。 百官齊黯。 接到山西急報求援的朱翊鈞,端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一言不發(fā)的官員們,便又被這大明的文官們上了一課。 在皇權(quán)面前屢次受挫的言官們,開始選擇了閉口不言…… 不配合。 裝死。 徹底擺爛了。 那泥菩薩一般的神態(tài)好似在說,你是天子,你不是能耐么,不是要當(dāng)馬上皇帝么。 有本事你御駕親征呀。 別來讓咱們這些讀書人建言獻策。 甚至于。 朱翊鈞從這些朝臣的態(tài)度里感受到了深深的惡意,此刻他覺得,這些人都在等著看他這個皇帝的笑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