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歷來無私-《揚帆1980》
第(1/3)頁
常玉玲得到的這個職位,元壩村的十幾名農技員都惦記著,特別是周建平的妹妹周建秀,不僅她本人早就想去大哥的企業上班,他們的母親陳秀華,更是對玉玲的工作羨慕不已:你看人家玉玲多好啊,不用去上班,就是去田間地頭轉轉,就能像公司職工一樣按時拿工資。
對于這件事,陳秀華對大兒子周建平是有意見的,她也埋怨自己的丈夫周學成,“都是你對建平一直有成見,使他反過來對咱們有意見,現在可好,有啥好事他都想不到咱們。要不是他對咱們有意見,玉玲這工作就應該是建秀的。”
周學成在一旁抽著悶煙,一句話也不說。
其實,母親陳秀華真是曲解了周建平的辦事原則,在周建平看來,即使不考慮常玉玲,這個職位也輪不到親妹妹周建秀,因為建秀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
在決定用誰不用誰之前,周建平做過一番對比,盡管常玉玲不是村里當時培養的農技員,但她的實踐經驗更加豐富,她的娘家又在雙碑村,工作必定更容易開展。經過綜合分析,周建平認為,包括周建秀在內的其他農技員,沒有一個比得上常玉玲具備的優勢條件。
為了協調企業與蔬菜種植基地的關系,隨時掌控兩處蔬菜基地的實際情況,健生食品公司特意設置了一個協調辦公室,常玉玲是這個辦公室的唯一員工,但她從來沒有真正去公司為她設置的這間辦公室上過一天班。
玉玲是個能干而做事踏實的女人,自從成了健生食品公司職工,她就處于全脫產狀態,整天騎著那輛她跟周建平結婚時娘家作為嫁妝的永久牌自行車,從元壩村到雙碑村,挨個自然村轉悠,有需要技術指導的,她盡其所能提供幫助,除此之外,哪些家的紫甘藍即將成熟需要收購,哪些家的萵苣因什么原因可能減產,等等等等,她都一一記錄下來,一有機會就向公司匯報。
在用人問題上,周建平歷來是無私的,他用常玉玲做這件事,完全用對人了。
有一次,正趕上常玉玲的一個閨蜜從外村回雙碑村的娘家,看見玉玲整天在田間地頭轉悠,被曬黑了,便心疼地說:“玉玲,你也不缺錢,怎么不注意儀容,用點護膚品保養保養,你要是再這樣繼續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會被周建平給甩了。”
“多謝提醒,他要是想甩我,等不到今天。”
玉玲很自信,但自那以后,她的頭發也有型了,眉毛也畫了,不僅臉上每天都有淡妝,而且衣著也開始講究起來。
一次閑聊,談到蔬菜基地的日常管理,趙馨梅道:“你夫人很能干呀!”
“什么能干不能干的,蔬菜基地建起來了,平時到田間地頭轉轉,搭只眼睛,有啥問題往公司及時反映上來,她的工作就相當于公司的監控器。”周建平輕描淡寫道。
“你可別小看了眼睛的作用,那得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和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趙馨梅道。
“那倒是,當時決定用她做這件事,也是考慮到了他的這些特點。”
西山鄉是個小鄉鎮,總人口才五萬來人,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公司在兩個村建設蔬菜基地,惠及的村民近兩萬人,不僅如此,潔凈蔬菜項目擴建以后,又增加了兩千余名員工,不僅周建平老家元壩村適合去公司上班的村民都進了他的公司上班,還在雙碑村和附近村子招了不少職工。這兩項舉措,為西山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劉鄉長多次往上級行政機構匯報,又向多家當地媒體反映,請求他們宣傳周建平的事跡。每當宣傳機構的人和媒體約請或計劃采訪時,都被周建平以各種理由或原因拒絕了。
如今,周建平的企業確實做大了,也為社會做了一些事情,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低調,在周建平看來,他做企業并不是為了出名,幫助老家人擺脫困境,為社會做事,沒有一樣是為了報紙上有名,廣播里有聲,電視上有影。
悶聲發大財嗎?也未必。在跟各種生意伙伴的交往中,周建平根本不是那種唯利是圖的小人,恰恰相反,無論跟誰合作,周建平的原則是有錢大家掙,有財大家發,先做人,后做事。
本著這樣的原則做生意,凡是周建平開發出來的市場,別人很難把他擠走,因為一般競爭對手沒有他那樣的心胸和氣魄。
......
擴建工程完工后,周建平跟趙馨梅合力攻下了本省省會的大型商場和超市。其間,趙馨梅一個在省商業廳當財務處副處長的同學幫了不少忙,那位同學出面,找到省城商業局的計劃處處長,在這位處長的引薦下,周建平和趙馨梅才跟各大商場和超市的負責人接觸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宜兴市|
石城县|
内丘县|
凤翔县|
洛川县|
涿州市|
尼勒克县|
北碚区|
高邑县|
武功县|
镇沅|
宁波市|
萨嘎县|
广河县|
西华县|
钟祥市|
马边|
微山县|
宁河县|
五寨县|
广丰县|
定远县|
施甸县|
榆中县|
桂阳县|
佛山市|
黎川县|
托里县|
固阳县|
阿合奇县|
兴安县|
马山县|
容城县|
军事|
青阳县|
博兴县|
宜丰县|
泗水县|
康平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