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做好了一切準備的沈烈,迎著朝陽,露出了陽光燦爛的笑容。 不多時。 蕓兒,李嬸,小伙計幾人匆匆趕忙從家中趕來,小店便開始了忙碌,該怎么和大大小小的酒樓,飯莊競爭呢。 沈烈都已經策劃好了,他打算先來個為期三天的開業大酬賓,在此期間都是半價優惠,先將他這便宜坊的口碑做起來再說。 一轉眼便到了晌午時分。 街口。 沈烈讓李嬸留守,他自己帶著蕓兒,小伙計,燒火的婦人,四個人在柳條街的盡頭,朝陽門一側的巷口擺上了一張長條桌子。 這位置剛好是內城,外城的分界線。 往門外走是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酒樓飯莊,客棧,貨棧,各種招牌一眼望不到頭,往門內走是一幢幢豪宅,再往里走便是六部衙門。 天上一輪斜陽高掛。 沈烈輕輕將一塊木板擺在了桌子前,看了看鍋里熱氣騰騰,正在冒泡的鹵煮,往里面撒了一把蔥花。 這一大鍋鹵煮大概能盛五十碗。 這就算是試營業。 很快沈烈又將剛剛出爐的火燒翻了翻,這火燒是李嬸親自動手做的,煎的外焦里嫩,金燦燦,讓人看起來很有食欲。 一旁,小伙計將瓷碗從柳條筐里拿了出來。 蕓兒還是負責收錢。 萬事俱備。 眼看著到了飯點,似乎在一眨眼之間,街上便熱鬧了起來,販夫走卒,官兵衙役,文武官員…… 各色人等從內城涌了出來,有人急匆匆快步前行,有人不緊不慢的踱著四方步,一時間人頭攢動。 這畫風讓沈烈不由自主的瞇起了眼睛,突然間想到了橫店影視城,一到了開飯的時候也是如此壯觀。 正應了一句話,民以食為天。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得吃飯。 幾乎是在頃刻之間,人群走出了朝陽門,開始涌入街道兩旁大大小小的館子,酒樓,路邊攤。 一個原生態的大明京城展現在面前。 販夫走卒,衙役,官兵只能吃路邊攤,掏出幾文銅錢買幾個大餅,包子,便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