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皇明祖訓-《沈烈張靜修小說在線閱讀》
第(2/3)頁
南京國子監有多大吶?
那氣勢可恢弘了。
什么圖書館,餐廳食堂,教學區,體育場,布局完全和后世的大學差不多。
這國立大學實行的是舉薦制,生員來自于下一級的大學,也就是大明的郡學和鄉學。
這就是相當于地方性大學。
每個省都有。
數量極多。
并且在這些大學里,課程可真不是單一的四書五經,而是分為語文、政治、體育這幾類,語文就不說了。
六經免不了要學。
可大明的政治課,主要是學習《大明律》和《大誥》,《皇明祖訓》,體育課主要是騎馬射箭。
可見大明太祖想要培養的是什么樣的人才吶,文武雙全的民間貧寒子弟。
如此壯舉!
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第一人了。
為什么朱元璋敢大規模滅殺淮西勛貴,敢對江南的讀書人世家下死手吶。
開國大帝,但凡沒有完全的準備,他敢這么干嘛?
其實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太祖,早已經為他的好皇孫準備好了人才儲備和替代方案。
他要通過義務教育,從底層選拔,培養出一批文武雙全的王朝精英,徹底改變宋朝重文輕武的歪風邪氣。
兩世為人。
沈烈終于看清了,那位大明太祖的宏偉浩大的全盤策劃,朱元璋要干什么。
他吸取了北宋,南宋和元朝的教訓,深知犬儒的對這個民族的危害,他要徹底清洗這片土地上的犬儒世家!
他重新建立了一套人才選拔,義務教育體系。
只等著君權順利交接給太子朱標,便可以通過兩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為大明王朝完成了人才儲備之后。
便可重塑強漢時的武風!
倘若這件事真的被朱元璋干成了,那自然沒說的,可是這利國利民的義務教育制度,在朱元璋死后很快便煙消云散了。
為何如此?
沈烈心中自然明白的很,因為這天下間,除了那位出身低賤的大明太祖之外。
沒有任何一個讀書人或者世家豪門,愿意看到一批文武雙全的民間英才取代他們,成為這個王朝的精英階層。
倘若貧寒子弟都能接受教育,能讀書認字還會領兵打仗,這讓天下文閥世家如何是好?
可惜。
大明太祖精心栽培的太子朱標英年早逝,讓這位英明神武的開國皇帝,一切的謀劃都落空了。
成祖朱棣雖也是雄才大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