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八十七章 昭化二十三年的第一場雪 下-《李辰安寧楚楚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第(2/3)頁

    李文厚依舊是那張板著的棺材臉,他走入了御書房,毫不客氣的坐在了茶幾前,將一份奏折放在了茶臺上,想了想,自個煮上了一壺茶。

    茶水未開,李辰安來了。

    李文厚抬頭,視線冰冷,“已是辰時末!”

    李辰安咧嘴一笑:“咱這上班的時間得改改……別這么著我,我可是為了你們好!”

    說著這話李辰安坐在了李文厚的對面,“二伯,”

    李文厚瞪了李辰安一眼:“此乃御書房,公辦之處!請攝政王稱呼下官為李尚書或者李大人!”

    李辰安聳了聳肩,“二伯,咱寧國五道,除了江南道之外,其余四道的稅糧數據統計出來了沒有?”

    李文厚拿李辰安沒有辦法,他捻了一撮茶丟入了茶壺中,將桌上的折子遞給了李辰安,說道:

    “北漠道因荒人入侵,丟失包括九陰城在內的大片領地。”

    “北漠大將軍夏侯卓早有上書,為了抵抗荒國軍隊,請朝廷將今歲北漠稅糧留于北漠用作軍糧,以便北漠邊軍抵御外敵。”

    “姬泰同意了。”

    “所以北漠的稅糧并不沒有運至京都。”

    “安南道,因吳國于無涯關外屯兵,赤焰軍大將軍燕基農也早有上書給姬泰,所以安南道的稅糧也沒有運至京都。”

    “江南道的稅糧被劫,這就只剩下了蜀州道和嶺東道兩道。”

    “這兩道的稅糧倒是入了倉,谷麥共計二百一十二萬八千六百七十二石,銀兩百二十五萬三千四百八十三兩,絹十六萬三千七百六十二匹。”

    李辰安眉間微蹙,問道:“咱寧國有多少人多少戶?”

    “五道七十二州在冊人口大致在三千六百萬之數,約七百二十萬戶。”

    李辰安沉吟片刻,經過這些日子的初步了解,他已知道寧國的稅收種類主要有田賦和人丁稅,合稱賦役。

    所謂田賦,便是按田畝征收食物或貨幣。.

    而人丁稅則是按照人頭攤派勞役或折為實物或者貨幣。

    這個人丁稅就比較雜亂了,只要是成丁,都必須服徭役,若是家境殷實者,則可用錢糧代替。

    整個寧國的人口并不多,其中最繁華的江南道便占據人口的三成,也就是江南道有千萬人口,而蜀州道和嶺東道是寧國環境最差也最窮的兩個道,兩道人口共計也就千萬。

    這一千萬人大致也就是二百萬戶,卻繳納了二百一十二萬八千六百七十二石的糧……平均每戶繳納了一石余,一石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近一百三十斤的糧!

    這時代,水稻畝產最高的江南之地也不過兩百來斤,而如蜀州和嶺東這種地方,平均畝產必然減半。

    所以賦稅之重,已至百姓難以承受。

    可就算是這樣,收上來的這些稅糧,卻依舊不夠朝廷的開銷。

    如果遇上打仗亦或是災年,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他翻了翻這折子,沒有去細,而是向了李文厚。

    “我以為,接下來寧國之國策,當改變!”

    李文厚拎著茶壺的手頓時一僵,“改變國策?如何改變?”

    “重工、重商!”

    李文厚頓時就瞪大了眼睛,“民以食為天!農,永遠在第一位!”

    李辰安眉梢一揚:“但寧國農業受限于地里條件的不利,在種子肥料未能得到改良之前,它永遠也難以提高產量!在農業上,寧國沒有越國和吳國的地里優勢!”

    “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多于寧國,國內也多平緩之沃野,更適合糧食的生長!”

    “我的意思不是放棄農業,而是在農作物尚未能找到更高產量的品類之前,我們更需要優先提振手工業,繁榮商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拜泉县| 奇台县| 邯郸市| 台中市| 昌吉市| 富民县| 建阳市| 区。| 屏山县| 大冶市| 车致| 郁南县| 前郭尔| 胶南市| 尼木县| 盐山县| 牙克石市| 邛崃市| 武山县| 诸暨市| 贺兰县| 武清区| 苏州市| 峡江县| 姚安县| 星座| 永济市| 民县| 普兰店市| 阜南县| 英德市| 八宿县| 赤水市| 读书| 蒙自县| 白玉县| 渑池县| 双柏县| 合川市|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