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晨,黑沉沉天空,在冬日里仿佛很常見,并無陽光灑入,但每日固定時辰醒來的生物鐘,讓蘇子籍到了時間就睜開了眼。 他并沒有立刻起身,只是目光垂下,就看見半片紫檀木鈿虛影在視野中漂浮:“【為政之道】+3000,11級(3325/11000)” “【丹青】+24000,13級(5557/13000)” “【書法】+26000,13級(6835/13000)” “【蟠龍心法】+1000,14級(12560/14000)” “【絳宮真篆丹法】+200,8級(213/8000)” “絳宮真篆丹法可以不提,丹青和書法進步神速,送來的字帖、古畫,竟然一下升了二級,這也很自然,送禮就是書畫字最多。” “為政之道就不多,才3000經驗,畢竟沒有幾個是蜀王,竟然送了前朝宰相的記錄,零星湊起來有這些也不少了。” “不過雖然這樣,卻也足夠了,我已想清楚怎么樣爭奪太孫之位。” “首先,我是太子之子,這身份既是助力,又是隱患,我首先就得使皇上放心,怎么放心,越是藏著掖著,越是使人猜忌。” “太子勢力也許當年不小,但它本身經過十幾年,不會太多,光明正大展示,反可以讓皇帝放心。” “因此第一步,就是大膽的招攬東宮人手,并且坦率給皇帝看,以寬皇上之圣心。” “其次,九州萬方,上億百姓,終歸要托付給一個人,沒有本事是萬萬不行,歷史上看,一開始就韜光隱晦的皇子,就直接出局了。” 蘇子籍目光霍一亮,又黯淡下來,死死盯著天花板:“但爭嫡和戰(zhàn)爭不一樣,戰(zhàn)爭無所不用其極,越命中要害,越能獲得勝利,而爭嫡沒有本事不行,可越有本事就越受猜忌。” “不爭不行,還得第一,不是第一,皇帝為什么選?唐高宗李治,是皇后嫡子,并且他是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孝順第一。” 唐太宗問這部《孝經》中什么最重要? 李治對答:“孝道最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后侍奉君王,最后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著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