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臥龍灣是一個小河灣,臥龍河的一條支流,向東匯入大海。 在工業時代前,這種距離入海的江河口很近的河段為港很常見,但現在,自然不合時宜了。 這里的土地也不適合耕種,倒是形成了幾個漁業小鎮,大概千余戶人家,家家戶戶,外面都晾著漁網,每天都有車輛將水產品運走,是以,道路也還行,柏油路沒有日久失修的坑坑洼洼。 這里屬于北關邊緣地帶,不過有些破舊的廠房,荒廢的土地很多,溫涼玉買的千畝土地,就是一處廢棄廠區,現今地面光禿禿的,原本的設備建筑等等都被拆除變賣,圈起了千畝土地的圍墻便好似圍了個寂寞,僅僅有一棟孤零零的四層樓房。 樓房年頭看來不長,但外觀有些破舊,一層樓門入口處掛著個白底黑字的牌子——“《生活號》雜志社”。 路上,溫涼玉大體介紹了情況,這個雜志社,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就剩下了四五個人。 現在,雜志社樓前突然停了一排小轎車,還有造型夸張的超跑。 有人從樓上玻璃窗向這邊看,也有人匆匆迎了出來。 一個戴著黑框眼鏡頭發花白,穿著類似中山裝的小老頭,溫涼玉對他招手:“老鄧,來,我給你介紹一下。”又對陸銘微微一笑,“這是社長兼總編,叫鄧家棟,我雜志剛剛轉型時重金挖來的,以前可是《世界報》的資深編輯。” 《世界報》,在這個世界的地位,不亞于自己前世報刊業最輝煌時的《每日郵報》。 陸銘和小老頭握手,笑著稱呼“鄧伯”。 鄧伯有些茫然的和陸銘握手,目光看向溫涼玉時,卻是滿臉的幽怨。 溫涼玉笑呵呵看著鄧伯,“老鄧,有個好消息……” 鄧伯翻個白眼,“又有人主動離職,你省了一筆賠償金對吧?” 溫涼玉就笑,“是這樣的,我這位好友,陸董,要接手咱們這刊物,不過,你們幾個還沒離職的,陸董愿意不愿意收留,還是要看你們的才學了!” “又要賣大釢子了是吧?”鄧伯嗤之以鼻。 “你們談,你們談!”溫涼玉笑了笑,走到了一旁,看來,早知道這老頭脾氣,也不跟他一般見識,但大家道不同不相為謀,少見面的好。 “鄧伯一直堅守,不容易啊!”陸銘笑著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