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呵呵,他們還用船隊撒網的落后捕撈技術啊。”王定海邊掌著舵,嘴角露出了嘲諷,心中的優越感油然而起。 也是難怪,自從王守哲傳授了固定搬網技術后。王定海已經在兩岸各種隱蔽地點,偷偷摸摸架出了30架固定搬箏了,那些搬箏不遠處隱蔽點還搭了特別簡陋的茅草屋,可供兩名漁工輪番作業與休息。 而且那些利用蹺蹺板原理的固定搬箏,捕魚極為簡單輕便,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未成年人都能輕松掌握,還不怎么費力。 漁船夜間在江面上捕撈危險性較大,除非特別需要,否則一般都是天蒙蒙亮出船,天黑前都會回港。而搬箏可以在夜間進行無火光捕撈作業,岸邊比較江面上安全許多。 魚類的活動規律,也是傍晚入夜后會逐漸靠岸,因為岸邊才有更多的食物機會,而夜色也會帶給它們安全感。 現在魚汛期間,光是一口固定搬箏在一夜之間,運氣極好的情況下能捕撈一兩千斤,哪怕運氣差些也能有個四五百斤。 三十個搬箏捕魚點,這兩天平均每天都要捕撈兩萬斤!足足兩百擔各種漁獲…… 因此為了保密起見,王定海已經停掉了搬箏白天的運作,網拆掉,支架鋪平用草蓋上。到了傍晚天擦黑時,再速度組裝起來,趁著夜色捕撈一晚。 反正白天的漁獲量比起晚上來要差許多,不如多增加一些保密系數。 至于白天,為了掩人耳目。若沒有其它什么事情,漁船隊該出去還得出去。只是魚汛時期這撐死了一天區區數十擔的漁獲,著實讓王定海漸漸地瞅不上眼了,滿心琢磨著多弄些搬箏。 當王定海低聲與王守哲匯報這些時,王守哲的內心也是感慨萬千,這世界的自然資源,果然是太豐富了。換做地球上,哪怕那些以自然水域資源豐富著稱的歐美國家,也遠遠比不上這世界。 “六叔,要盡可能注意維護資源。”王守哲即欣慰,又有些擔憂道,“以后同種魚類中的小魚,就放生吧。” “那哪行?這些可都是錢啊,每天也有十好幾擔呢。”王定海眼睛一瞪,“再說了,咱們家不撈,其他家也會撈的。”頓了一下,他有些受不了王守哲的眼神,只得訕訕地說,“守哲你真要有意見,那位就讓船工將小魚集中起來,統統都丟進豐水河,算是咱自家放養了。我大不了再多添幾架搬箏,多撈些大魚回來。” “也行吧。”王守哲知道家族老一輩人的思想,太窮了,能多撈一個錢是一個錢。至于保護自然資源什么的先進思想,一時間也扭轉不過來。 船速較快的情況下,很快與趙氏的那些漁船隔著兩里擦肩而過,并與他們漸行漸遠。 從豐谷閘口那邊出發到東港,約莫有一百二十里水路,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僅兩個半時辰便即將抵達。 此處,江面更為開闊,呈大型喇叭口形態,水勢減緩。大江喇叭口左側,是一望無際延綿不絕的六平山山脈。 六平山脈以及它后方地區域是非常危險的地帶,屬于未經開荒地外域險境之一。越往深處各種兇獸便越是厲害,即使靈臺境老祖隨意亂闖都有可能隕落。 而大江右側,則是一大片廣袤的平原地帶。據王守哲在地圖和現場的觀察,判斷出這應該是一大塊沖積平原。 這一大片富饒的土地,便是隴左郡大名鼎鼎的東海衛所在地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