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他們的意思是想讓我們投資?” “應該是。”李有為點點頭。 “李總,那你是怎么認為的?” “我覺得可以去看看,至于到底投不投資,投多少資,要看他們那邊的投資環境、招商政策和實際情況,看項目的中長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考察后拿出一個效益分析,提交董事會討論再說。” 方小雅點點頭:“好啊,文化旅游項目是國家現在大力扶持的朝陽產業,是可以搞的,這樣吧,李總,到時我們一起去三江。” 喬梁插話:“柳一萍這個人我比較了解,做事很有創新和干勁,為人直爽 ,三江的紅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如果真能在三江投資搞紅色產業項目,不管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會收益很大。” 方小雅抿嘴笑起來:“喬梁,你是不是在為你老家拉投資啊?” 喬梁笑起來,李有為也笑了。 喬梁意識到,自從上次全市宣傳部長會期間,自己點撥了柳一萍后,柳一萍似乎想急于出政績,如果正泰集團能在三江投資紅色旅游項目,又是她牽線搭橋引進來的,自然是她大大的政績。 而柳一萍急于出政績的目的,自然是想抓緊邁上正處的坎,她現在盯住的是李有為出事后空出來的報社黨委書記這一職位。 作為縣委宣傳部長,柳一萍如果在三江熬下去,想提拔正處,那是很難的,不說上面會往下放正處,就是在縣里論資排輩,資歷膚淺的柳一萍恐怕也要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柳一萍決意往市里走,報社黨委書記的位置正空著,而且徐洪剛并無讓文遠扶正的想法,那就要抓住難得的機會,先把級別解決了再說。 不可否認,柳一萍的思路是對頭的。 很快,接下來的事情驗證了喬梁的判斷。 周一剛上班,徐洪剛就把喬梁和葉心儀叫到辦公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