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理真文老-《贗太子后面講的是什么》
第(3/3)頁
“史、策二道就是考基本的決策管理了。”
“史還好說,歷史已經確定,主要的是緊扣官方的忠勤二字就脫不了題,策就是問怎么樣辦事。”
“只會喊著,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怕是都在策論上露了怯,露了丑。”
“只是,還是問策治河?”蘇子籍真正驚訝了,記得上次也是這題,聯想到了南方多雨,多水災,不由皺眉。
不過這時不容多想,蘇子籍的實際行政經驗也不多,但前世看過有關方面的論述,都是后人總結的經驗,這時只要用上一二就可以。
“的確是用上一二就可,科舉最重要的,還是經義五道。”
“要是有愚蠢的人,自作聰明,在史、策二道出了大彩,掩蓋了經義,就可能被歸到了只干事不升官的濁吏之屬中去。”
專業人士從來難升官,這是古今定理。
而且這種干實事的才能,最容易受到嫉恨,因此不宜鋒芒,只要表現出自己有干實事的潛力,不是袖手談心性的迂人就可。
蘇子籍有此心得,自然對主題把握得十分準確,而且四書五經學到了12級,所謂的理真文老漸漸領悟。
新手經常引經據典,堆砌辭藻,這種只能在府試(秀才)中存活,到了省試(舉人)中就會被盡數淘汰。
歷史上多有年少中得秀才,一輩子考不了舉人,就是根本沒有轉過這個彎。
舉人文章,講究的就是行文的精悍洗練,要是達到了增一字嫌其累贅、減一字達意不確的程度,就是進士翰林之境。
應題(不離題)、合道(符合四書五經及官方大旨)、引韻(引經據典非捏造)、理真文老(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蘇子籍恍惚之間,竟若有所悟,似乎對四書五經又進了一步,這時不及細查,下筆有神,將二題草稿做好,已經是中午。
頓覺全身疲倦,連忙把兩張肉餡餅撕了吃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桦川县|
余干县|
乐山市|
元朗区|
怀来县|
朔州市|
温州市|
新泰市|
安吉县|
房产|
富平县|
炉霍县|
商河县|
大化|
SHOW|
遵义县|
广州市|
拉萨市|
梧州市|
承德市|
内黄县|
普陀区|
绥江县|
东辽县|
迭部县|
凤凰县|
沁源县|
湄潭县|
平罗县|
安国市|
仁寿县|
甘泉县|
永城市|
宜兰县|
手机|
东阳市|
松溪县|
育儿|
河间市|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