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前籌劃多時,今日差不多都實現,雖皇帝沒有當眾呵斥齊王,但這也正常,畢竟齊王與段衍行勾結的事,不好放在明面定罪,這早就在蘇子籍的意料中。 “要削齊王的圣眷,不是一天的事,能有這結果,已算不錯了。” “段衍行之事,必讓皇帝對齊王警惕,現在封我代國公,就是希望我站出來,與諸王頂一頂。” “我預料的不差的話,皇帝稍后必有恩旨,讓我參與見習朝政。” “我自己要進,和皇帝要我進,完全不一樣。” “國公與諸王還有二級差距,但我已不能無作為,要不,一味示弱,皇帝就會覺得我無用,所以我必須順著皇帝的意,介入政局。” “首先,要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的意思就是我當工具人,抵制對抗齊、蜀、魯王,使他們不能勢大難制。” “我必須順皇帝的意思才能生存發展,但是工具人也不能當攪屎棍,這和夜壺一樣,人人厭惡,用過就丟。” 許多人的水平就僅僅是認為當攪屎棍和鷹犬,可這種從來不得好死,更不要說進一步了。 “在抵制對抗齊、蜀、魯王過程中,必須抵制出風骨,抵制出認同,抵制出聲譽。” “怎么樣抵制出風骨,抵制出認同,抵制出聲譽?” “*******,*******!” “我不能和攪屎棍一樣見諸王就反,得是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對諸王有不利社稷之處撕咬——不,斗爭。” “要斗的光明正大,要人人都知,然后被諸王打的滿頭包。” “至于火候,只要我自己不插手,就憑現在代侯府班子的力量,就算拼命去爭,也會被打的滿頭包。” “所以,和上次一樣,全府動員,齊心合力,滿頭是包,全無破綻。” 想起當日,為了文會,代侯府上下動員,蘇子籍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滿頭包,是不是自己就是佛頭了? “阿米豆腐,滿頭是包鐵骨錚錚代國公,今日上線!” 才想著,突然之間皇帝問:“代國公,聽聞你擅長詩詞,今日可有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