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府。 青石臺階,白玉門欄。 青苔斑斑,帶著千年的痕跡。 這里是孔子的祭祀要地,帶著千年的香火,帶著無數讀書人的感激。 為何感激? 只因孔子和他的弟子,將原本屬于貴族的教育權普及到平民階層,在大夏的民間留下了文明的火種。 讓人們知道,仁義禮智信。 讓無數人知道,有教無類。 萬世師表! 為普通人開辟一條求知之路,一條改變人生的道路! 讓屠夫的孩子不再當屠夫,讓農夫的孩子可以握上紙筆,讓木匠的孩子可以坐于高堂的道路。 他和他的弟子,在那動蕩且愚昧的年代傳播文明的火焰,讓大夏從此有了“仁義”的觀念。 哪怕兩千年過去,爐中香火未曾斷絕,那是無數代弟子對仁義的向往,對孔子與七十二賢人的崇拜。 而今天的孔廟,格外熱鬧。 畢竟,大夏諸神在與神明戰斗! 百姓們雖然幫不上忙,但卻也能夠禱告! 不是對神禱告! 而是對大夏先輩禱告。 無數百姓都匯聚到孔廟之中燒香祭拜,青銅爐中一柱柱文香燃燒,裊裊青煙扶搖而上。 “請您保佑大夏……” “夫子,我大夏如今文化普及,寒門學子只要肯學,就能改變人生……夫子,這盛世如你千年所愿。” “如今只求夫子在天之靈,庇佑大夏!” “為了成就如今的大夏,無數大夏人,無數您的門人弟子,都流下鮮血,付出生命。請您保佑大夏諸神!” “夫子,您也不想吾道破滅吧!” 一聲聲虔誠的禱告聲中,裊裊青煙自青銅爐升起,盤旋在眾人頭頂,最終飄向大殿。 大殿之上, 七十二賢人的雕像排列兩側,居中的高位則是那腰間佩劍,一手握卷的夫子。 青煙洗禮著雕像,千年的供奉讓大殿的磚瓦都熏得有些漆黑,唯獨那些雕像被精心擦拭的光潔如新。 忽然。 “轟!!” 七十二賢人雕像,爆發金芒! 中間的孔夫子雕像更是微微震動! 金色的光柱沖天而起! 金芒籠罩整個大殿,其內仿佛有無數嘆息,有數道聲音輕語。 一道中正平和的聲音響起。 “大夏有難,我等豈能袖手旁觀。弟子們,誰人出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