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龍王,沒見識!”秦墨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 “這出自哪本書?”李源問道:“為什么爺沒聽過?” “父皇,這臭小子瞎編的,一萬斤的鯤什么鍋燉的下!”李世隆道:“你怎么知道渤海有鯤?” “海邊的漁民時常下海,碰到鯤,很正常,不過百姓愚昧,只當那是海龍王?!? 秦墨道:“父皇,千百年來,老百姓地里刨食,殊不知海里才是個豐饒的寶藏,以海魚來補充內陸的食物短缺,還可以發(fā)展海上貿(mào)易,沿海有不少國家,走海路不一定比走陸路更安全,但是肯定更快。 而且海上貿(mào)易更加賺錢。 咱們大乾要改一改思路了,開商道也好,走海貿(mào)也好,都是為了解放老百姓的壓力。 咱們大乾的疆域現(xiàn)在還挺大的,那是因為人少,所以等風調雨順個十幾年,就會迎來盛世。 但是架不住那些人貪心啊,您應該明白,他們把地看的比命根還重要,咱們就是要引導這種風氣,然后把土地買賣一刀切。 您想,如果有一天老百姓發(fā)現(xiàn),他們不用納糧稅,也不用征發(fā)徭役了,您覺得他們還會給別人做工嗎? 他們必然會把更多的勞動力放到其他的崗位上,比如去工坊做工,去做小買賣,那遠比地里刨食更賺錢!” 大乾丁男及中男每丁永業(yè)田20畝,口分田80畝。 口分田在農(nóng)民死后要歸還國家,永業(yè)田永久歸百姓所有,永業(yè)田是可以自由買賣的。 說句難聽的,一家要是有幾個兒子,這些田地能讓他們一家人吃吐了。 李世隆都被秦墨的大膽給嚇到了,“不收糧稅,那朝廷的糧食哪來?” “父皇,我這么說吧,現(xiàn)在大乾土地遼闊,人口也不多,也就兩千萬不到,如此廣闊的土地,只要大乾不出昏君,繁榮一兩百年很輕松。 但是發(fā)展都最后,人數(shù)肯定會暴漲的,大周初年就有八百多萬戶,人口是現(xiàn)在的兩三倍。 再過百多年,大乾的人口肯定比大周還要多,問題就又出來了,土地兼并?!? 這不是秦墨第一次說土地問題,但卻是秦墨第一次說的如此詳細,甚至連李世隆都沒注意到,秦墨居然開始對農(nóng)稅下刀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