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墨將一個個分國合并成了一個個州郡。 他估計,這一場革新要持續(xù)兩三個月。 對于那些地方性的反叛,秦墨以倭治倭,然后頒布了上百條法令,把諸侯的土地分給了老百姓。 一時間,百姓歸心,對秦墨感恩戴德。 在這個年代,無論是哪個國家,對土地的執(zhí)念都是很深的。 然后秦墨把那些戰(zhàn)敗的士兵,全部送去礦區(qū)挖礦。 倭島國盛產(chǎn)金銀銅。 以后每年都會穩(wěn)定的為大乾提供三至五百萬兩白銀,以及三十萬兩黃金。 用了早膳,竇遺愛拿著一份冊子過來,“大總管,發(fā)了,這下大發(fā)了!” 秦墨翻開一看,除去運回大乾的一千萬兩白銀和一百萬兩黃金,還有一千六百萬兩白銀,二百三十萬兩黃金,鐵八十萬斤,銅一百萬斤。 難怪老秦這么有錢。 想想也是,倭島國怎么也存在千百年了,這一次幾乎把倭島國犁了一遍,這些其實還算少了。 “這些咋搞?”竇遺愛搓著手。 “留五百萬兩,其他的分了,慢慢運回去。”秦墨笑著道:“商隊弄了多少?” 竇遺愛豎起兩根手指:“二百萬兩,鄭鳳年嘴都合不攏了。” “嗯,還算他有分寸。”秦墨點點頭,他許諾商隊一成五的好處,沒想到他連一成都沒拿到。 這一次對倭島國用兵,隨行的商船成員,立了不少功勞。 很多收尾工作,都是他們做的。 “行,我知道了!” 竇遺愛連忙離開。 ...... 大乾,太極宮內(nèi)。 十二月的長安,終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李世隆也穿上了秦氏布莊特供的羽絨夾襖。 壁爐燒的很旺,即便在太極宮內(nèi),他都熱的不行。 高士蓮依舊在他身邊,秦相如寫了個折子上來,甚得他心。 于是,影衛(wèi)變成了內(nèi)廠。 設立兩廠,還有督察內(nèi)監(jiān)。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