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涿郡城外—— 劉備與劉虞相對而立,關羽和張飛兩人則站在劉備正后方,看著兩人這最后的告別。 劉虞拍了拍劉備的肩膀,語重心長的囑咐道: “玄德,此次你去廣宗,我就一句話送給你,你人生路不熟,兵微將寡,凡事以小心為上,萬萬不可因為一時沖動,而丟了身家性命啊!” “我活了這么久,唯一悟得的道理,只有活下去,萬事才有可能實現。” “不然,一但死了,就如同夢中泡影般,什么都沒有了。” 劉虞這番話說得那叫一個真情實感,顯然是真把劉備當成了自己的子侄,不然也不會讓劉備凡事以保命為上。 聞言,劉備心中頗為感動,對著劉虞躬身行禮道:“叔父放心,小侄一定三思而后行,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說起來,這還是劉備第一次真心實意的稱呼劉虞為叔父,可見他心中有多么動容了。 自從穿越過來后,劉虞還是第一位這么真心誠意待他的長輩。 要不是,劉虞一直以來的幫助,就算他有遠超這個時代的大局觀,清楚知道東漢末年之后的發展軌跡,劉備也不會如此之順。 一想到劉虞后面會因為理念不合,而被白馬將軍公孫瓚殺害,劉備便暗自下決心,定不會讓這件悲劇發生。 說起來,也是劉虞自己作死,他本就不通武略,但因為與公孫瓚的矛盾,竟親自率軍進攻,還讓士兵不要傷及無辜,只殺公孫瓚一個就行了。 而公孫贊久在軍旅,又兵鋒正盛,最終大勝劉虞并將其捉住,一點都不奇怪。 兩人矛盾歸矛盾,劉虞終究是公孫瓚的上司,在撕破臉之前,公孫瓚明面上只能忍著。 但是劉虞先動手,甚至有意殺死公孫瓚,矛盾由此完全公開,達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最終戰敗只能愿賭服輸,沒什么好說的了。 從理想角度來說,兩人的政治理念剛好互補,撫與剿相結合,雖然容易創造出一個盛世,但兩人各有各自的想法,又沒有人在中間充當潤滑劑,怎么能不生出矛盾呢? 劉備在腦海中不停思索著,有沒有緩解劉虞與公孫瓚兩人關系的可能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