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連忙拿了出來。 他知道,公孫皇后一向聽秦墨的勸。 果不其然,聽到這話,公孫皇后眼中稍稍有了一點光彩。 “母后,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想必四舅子已經回京了。 白蓮教余孽猖獗,各地流竄,殘害百姓,行至越州府,糾集余孽不下千人,圍攻泰王府。 六扇門人趕到時,已經無力回天。 四舅子,不愧大乾賢王也,雖有瘋病,可清醒之時,仍然奮力抵抗,近乎將余孽斬殺殆盡。 其英勇,冠絕江南,無人不贊其勇猛。 不墮大乾皇族之威,無愧對父皇母后的教誨! 不愧百姓,無愧天地。 來時坦蕩,走時灑脫。 千百年后,仍有人記得大乾的四賢王。 小婿內心悲痛之極,想必母后的悲痛,是小婿的千百倍。 但母后可以驕傲。 上不愧對祖宗,中不愧對父皇,下無愧百姓。” 念到這句話的時候,李世隆幾乎將信給撕裂。 這是一個謊言,一個善意的謊言。 一個將天下人都蒙蔽其中的謊言。 李世隆想要戳破它,可他沒那個勇氣。 他害怕,自己臉上的遮羞布會撕下來。 他害怕妻子會受不住。 所以,他繼續念道:“大乾立國近二十載,誰家門上不掛白,誰人家中不戴孝。 每到夜中時,無語淚沾襟。” 這是勸公孫皇后,和平注定有人犧牲,不是你一家死了兒子,推開門去看看,誰人家里不死人? 話糙理不糙。 若李智真的死了,李世隆反而不會這么傷心難過。 他其實真的挺希望,信中所說的是真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