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爺,今日施粥,一共花了二兩銀子。” 晚上,守粥棚的趙風回來,向蕭凡交賬。 聽到這個數(shù)字,蕭凡很意外: “才二兩?” 不是二十兩? 趙風道:“二兩不少了,兩石米,一共二百四十斤,消耗得一粒不剩。” “老爺,咱們是施粥,不是干飯,二百多斤米煮粥那是很多很多的……” 似乎是怕蕭凡沒概念,隨行的王丫比劃著解釋起來。 蕭凡一想,是啊,粥可不比大米飯。 會煮飯的人就知道,一斤米煮成粥的話,至少能煮出十幾斤粥來,還是比較稠的程度! “咱們的規(guī)矩是,每個人領(lǐng)一碗,這樣算下來,今日來領(lǐng)粥的人怎么也有兩三千。”蕭凡算了一下。 兩三千人,看起來不多。 但這里可是京城附近啊! 京城附近,就算是百姓,也要比其他地方更富足的。 可是今日就有兩三千人,來粥棚領(lǐng)粥了,可見一場大災(zāi)真的要來了! 蕭凡憂心起來。 似乎看出蕭凡心思,趙風解釋道:“老爺,其實這些來領(lǐng)粥的,也不一定就是吃不上飯的。” “對!” 王丫道:“我看很多人,還沒有瘦呢,有不少都是故意穿上爛衣裳,再抹點灰來蹭粥吃的!” 聽到這樣一說,蕭凡心中才稍寬慰了些。 但旋即又道:“可咱們才開始施粥三日,附近聞訊趕來的,最多也就是蘭臺縣區(qū)域內(nèi)的人……一縣之內(nèi),就有數(shù)千人為了混粥吃,不惜自污以及冒著被打二十板子的風險……” 蕭凡搖頭。 這說明,老百姓真的很困難了! 如果家里有足夠的糧食,誰愿意作賤自己,去白嫖一碗粥呢? 如果被打二十板子,那就太虧了,也更丟臉。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來吃粥,這就已經(jīng)說明了災(zāi)情已經(jīng)起來了! “明日起,粥棚多設(shè)一個。” 蕭凡道:“如果有人來吃粥,讓他們混吃,只要看上去像災(zāi)民就行。” “可是老爺,這樣的話,那些人只會得寸進尺,老爺?shù)暮冒孜沽四切┑竺瘢 蓖跹竞藓薜氐馈? 蕭宅的人,如今都已經(jīng)自認為,是蕭家的一份子。 老爺這樣給外人花錢,他們自然心疼。 趙風也道:“老爺,您樂善好施是好事,可是……賑災(zāi)本是朝廷的事情,咱們有一座粥棚,已經(jīng)是仁至義盡了吧?” 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商戶,趙風很難理解,蕭凡這種過分大方的善舉。 蕭凡嘆道:“今年朝廷未必有余糧。” “什么?” “沒什么……聽我的就是,明日起兩座粥棚,不過幾兩銀子罷了。” 原本蕭凡還以為,每日得花個幾十兩呢。 沒想到,才二兩銀子。 這點兒花銷,如果都舍不得,蕭凡覺得自己不配做個人。 他為了名聲弄粥棚不假,但他說不想看見有人餓死,更不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