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對比徐君樓,福閩清的格局更大,思路更加清晰,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該考生能參透殿下今日所問之題的深意,結合實際情況觸發,給予出最為切合實際的答案?!? “反觀徐君樓,雖然同樣給出不同一般的見解,但卻難免紙上談兵之嫌,許多對策,看似有道理,但其實并不符合如今大秦的實際情況,執行起來也是難上加難。” “簡單地說,徐君樓這名考生,太過想當然,太過理想化,并未考慮到實際情況的復雜和多變?!? “而福閩清這名考生,則要務實許多,其文采、眼光、格局、對策,無一不是狀元之姿?!? “原本,老臣不該如此鮮明地表態,但實在是愛惜人才,不忍其被埋沒,故此才有如此一言,還請殿下見諒。” 仔細地聽完澹臺鏡之的話,李辰緩緩點頭。 “先生的意思,本宮已經明白了?!? 澹臺鏡之聞言不再多說,也知道是該離開東宮了,于是便起身告辭。 等澹臺鏡之走了之后,李辰坐回到自己的金椅上,讓萬嬌嬌以朱砂為墨,取了一支紅筆。 這支紅筆,專批奏章,這支筆下寫出的每一個字,都事關整個大秦帝國的運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