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吏部相當于后世的組織部,一切官員的考核、評選,都是吏部決定。 而皇帝也好,太子也罷,要用人,基本上都是要先經過吏部的。 特別是地方官的任用,皇帝不可能對每一個大臣都了解,所以吏部在很多時候都能對皇帝的用人選擇產生巨大影響。 所以從古至今,吏部都是六部之首,位高權重的香餑餑。 而李辰把福閩清放在吏部這個并不大卻很關鍵的位置上,其用意也顯而易見。 就是要利用吏部的高位格,和受到百官追捧的特殊性,來快速地提升福閩清的人脈和政治經驗。 畢竟文選清吏司的工作可不好做,要負責收集并評定百官的考核任務與政績,然后整理向上匯報,經過分管的左右侍郎肯定之后,再呈閱戶部尚書,最終入檔,年終總結的時候,是要匯報給皇帝知道的。 如今皇帝不能理事,那么就是匯報給太子。 所以福閩清這個位置,做得如何,太子是能看的清清楚楚的。 這既是壓力,也是厚望。 再加上圣旨末尾那兩句以才學報國家,可以說是非常的殊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