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幾人唏噓沉默間,忽然殿下傳來撲通一聲。百里尋一驚,快步沖了出去。片刻后他回來,臉色一片沉重。 “他……投湖了。” 太女拿著血書的手緊緊握住,葉寧語感覺鼻子一陣發酸。她緩緩閉上眼,兩行清淚落下。 這是齊浩天的選擇,或許從他踏入行宮的那一刻開始,便鋪好了自己的路。 那個霽月風光的少年,若沒有出生在齊家,若沒有被這些朝堂陰謀詭計所裹挾,他或許會和許銘舟一樣,憑著治世之才問鼎狀元。他會帽插宮花騎在高頭大馬上,笑著看遍京都風光。 如今,他選擇將自己沉入湖底,了結一切恩怨。 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一夜之間,這間佛堂內外死了四個人。 天際灰蒙,抬頭卻能看到月亮的光暈逐漸擴張,從一輪圓放大到半個天際。 “明天是個好天氣。”梅芷卉抬頭,喃喃自語。 翌日,大燕京都一連傳出了好幾個天大的消息: 燕君因病駕崩,享年七十三歲,大燕服國喪二十七日; 叛賊榮安王畏罪自殺,其黨羽南宮樂山妄圖挾天子,當場處死。南宮樂山臨死前,交代出二十年前百里家謀逆一案,乃南宮家陷害所致。 百里家被誣陷的證據一條條列出,太女命監察院重審百里家舊案。半個月后,國喪期還未滿,陳月如就遞交上了一份結案書。 他將二十年前之事重新復盤,來龍去脈一一道來,所有人證物證收集齊全。結案書長達九十頁,手書三萬六千字。 太女將此書拓印萬本,昭告天下。告書上言,重建百里府,凡百里家的后輩血脈、家丁奴仆,皆可回歸。百里家族將重樹百年武將門楣,重建為國護民的百里軍。 消息傳來,無數人為二十年前喪生的百里家前輩扼腕,同時為還存活的百里家后輩歡呼。 國喪期滿,太女即位,改國號為昭興。 這是大燕歷史上第一位女帝,也是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帝。 昭興元年正月二十八,在第一次大朝會上,大燕女帝對滅梁一戰中的將士論功行賞。凡立功者,皆有賞賜。 女帝當著百官的面,宣布自己尋回了二十年前失而復得的兩個兒子。白承之和許銘舟第一次以女帝之子的身份,站在世人面前。 昭興元年三月初三,大虞天子段玉書、南唐天子公孫玉應大燕女帝之邀,前往京都,商議梁國覆滅后的一應善后事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