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記者感覺,這事,平時一些工作會議上,也在提做好春耕工作,促進夏糧增產,防旱防災什么的,犯不著特別的提吧? 徐二龍看袁記者的這個神情,并不是很重視這事。 想想也對,人家憑什么無憑無據的根據你的幾句話,就在報紙上隨便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 “你想不想升職?想不想成為知名記者?”徐二龍湊近一點,問袁記者。 袁記者看他一眼,這其中的意味,自然是明了。 誰不想升職啊?誰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你如果,膽敢在報紙上,頭條頭版緊急提醒旱情,我保證,不出三個月,你一定會升職。”徐二龍拿這個引誘他。 這簡直是引人犯罪啊,這種事,能隨便亂來? “機會,往往是一縱即逝。你想想,如果你現在就在報紙上緊急提醒預警旱情,到時候,旱情應驗,是不是大家都會夸你未雨綢繆?不管是上面的,還是下面的老百姓,都會記得你的好。”徐二龍繼續誘惑著。 袁記者真的動心了。 果然,風險與機遇是并存。 如果,提早預警,賭對了,他肯定會名譽加身,賭錯了,那肯定要受處罰。 “這事,就看你怎么考慮了。”徐二龍說。 他也不可能拿著刀,逼著袁記者去寫這個報道。 袁記者回家后,整理了今天的新聞稿件。 腦海中,仿佛就是徐二龍所說的話。 想不想成為知名記者?袁記者想啊。 咸魚都還有想翻身的時候,他作為一個記者,當然也想有自己的影響力,能成為一個知名記者。 他坐在寫字臺前,拿著筆,猶豫再三,也不知道如何下筆。 最終,袁記者還是決定搏一把。 只是,他也投了一個機,他在這個緊急提醒預警旱情的稿件中,加上徐二龍這個名,變成了——據徐二龍分析。 如果博對了,徐二龍出名,他在圈中也出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