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怎么樣?”黃志國下了車,拍拍坐墊。 “不錯啊。”徐二龍拍掌,真的是由衷的贊嘆。 這個進度,比他設想的還要好一些。 果然兵工廠出來的人,不管是技術還是眼光,都是特到的。 “這也得多虧你。”黃志國一點也不居功,他說道:“也得多虧你投了五十萬進來,我才有這個底氣擴建廠房,升級設備。” 如果沒那五十萬,就靠他最初生產那么幾個零配件,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有這樣的資本積累。 畢竟,按后世的換算法,這年頭的一萬塊錢,抵得上后世一百萬甚至兩百多萬的消費購買力,也就相當于徐二龍是差不多投資了幾千萬上億的資金,可以算是押了重寶,黃志國才能有這個底氣。 “聽說現在出了jh70……”徐二龍詢問著。 “對,現在是出了70,不過,那是廠子跟小日子引進的技術,目前,我們還沒生產這樣的套件……”黃志國說著眼前的實情。 “行,那暫時我們就按著這50的型號規格來做整裝,一邊組裝一邊學習技術,等后期,我們就跟著上70。”徐二龍說。 黃志國一時間,沒有明白。 “二龍,你不是說,我們是生產摩托車配件嗎?”黃志國問。 “既然現在你能搞整成組裝,那當然更好。”徐二龍笑著回答,還要啥自行車啊。 黃志國組裝這個摩托,也完全就是試驗階段,只是想試試自己生產的這些配件究竟性能怎么樣,可現在徐二龍過來,是直接讓他搞整車了。 這步子,是不是太快了? “不快。”徐二龍跟黃志國分析著這中間的情況:“我最初讓你擴建廠房、升級設備,也是為了擴大生產規模。你想想,這一個配件才賣多少錢,但這么組裝成一輛摩托車,又能賣多少錢?” 黃志國腦海中,迅速的盤算著這中間的差價。 現在市價一輛cj50的車,也要賣兩千多,但那些摩配零件全加在一起,賣不了這么多啊。 “既然現在有了這樣的整車裝配技術,那我們自己組裝摩托車賣,不是更好?”徐二龍跟黃志國分析著:“再說,人家要換零配件,也得市面上有許多摩托車在跑,壞了才換零配件,這外面沒有摩托車跑,這零配件又賣誰?” 黃志國一點即透:“行,那我再開辟一條組裝線。” 反正自己在生產零配件,又懂組裝技術,那確實直接整車生產更大利潤化。 就算有配件自己不能生產,也可以購買回來組裝啊。 兩人又商討了一些細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