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二龍甚至想起他小時候在村小托兒所,也組織他們去“拉練”,托兒所的老師大家帶著一點食物,跑到了三洞溝下面的一個小壩子玩玩,看看山,玩玩水,再吃一點饅頭之類的,也就算完成了“拉練”。 這年頭外出拉練,都要埋鍋造飯。 大家開始收拾東西,各種鍋碗瓢盆都得帶上,甚至行軍包、56式的步槍都得背上。 當然,背著這么一點東西,男生們都沒當一回事,一路嘻嘻哈哈,充滿了秋游的歡樂。 黃路跟在隊伍中,在徐二龍的帶隊下,往前走。 最初的開心過后,就感覺背上的行軍包在變沉。 當然,并不是行軍包真的變沉了,而是這長時間的負重,開始承受不起。 黃路環眼看看四周的男同學,發現他們許多人,都表現得很輕松,黃路也只能咬牙堅持。 畢竟,許多同學,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平時農忙雙搶季節,再重的體力活也干過。 比如徐二龍,以前挑谷子之類的,動輒一百斤以上,所以,現在背這15斤的行軍包,也沒感覺很大的事。 但黃路這些城市長大的孩子就不一樣,雖然也受過苦,但也沒有肩挑背扛過,所以現在背著15斤重的行軍包,時間長久了,就有些受不了。 可是,當看著那邊女同學,因為身體素質不一樣,大家都累得受不了,黃路還是跑過去,幫那個叫張芳的姑娘給接過包。 “不用,我自己能背。”張芳紅著臉,本就被這段時間軍訓給曬黑的肌膚,更是滾燙。 “你都走不動了。”黃路低聲說,強行將張芳背上的行軍包給搶過來,背在自己的肩上。 張芳急忙向前望,想看看教官會不會因此喝斥。 還好,前面的教官沒看見,張芳才勉強放了心。 確實這行軍包太重了,背著走了這么一程,太累了,有人幫她背一程,這真是太好了。 她感激的向著黃路笑笑:“謝謝你,同學,等回學校后,我請你吃飯。” “好。”黃路高興得屁股就快要翹上天。 而另外的男同學,看見這情況,也忙不迭的跑過去,去幫著自己的對象背行軍包。 初初只是一人兩人,漸漸的,人就多了。 但后來,已經不是出于戀人關系的目的,跑去幫這些女同學背行軍包,更多的,純粹是出于一種男同學對于女同學的關懷照顧。 大家都是男同志,人家女同志體力不行,幫忙拉扯一把,不是很正常嗎? 甚至連徐二龍,也幫著掉隊到最后的一個女同學背了包。 “謝謝你……”那女同學氣喘吁吁跟徐二龍道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