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落卷,文章-《聊齋之證仙途》
第(2/3)頁
唯獨司馬學政眼觀鼻,鼻觀心,恍若未聞,絲毫不為所動。
林學士也不在意,輕笑一聲后繼續展開經義一卷看了起來。
這一看,林學士的臉色頓時精彩萬分,臉上的笑意逐漸斂去,平靜的眸光中露出驚訝,甚至是震驚的神色,良久無言。
林學士雖然開創林學,在此之前卻是師從心學大師陸九淵,對于心學的造詣絲毫不遜色于司馬學政,甚至蘇大宗師。
看到這一篇來自前世心學祖師王陽明的文章,林學士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見此情形,幾位房官和同考官,看向司馬學政的眼神不由露出一絲古怪和疑惑。
林學士剛剛念出一句“醉里挑燈看劍”,眾人如何還不明白司馬學政黜落的考卷正是他們列為高薦,甚至推薦為解元的考卷?
一念及此,眾人頓時感覺這一出“師徒反目”的好戲,甚至比那精彩絕倫的文章還要精彩幾分。
不過眾人也有些疑惑,林學士可是開創林學一脈,自稱體系的儒門大宗師,論才學可謂是天下士林中執牛耳的儒宗之一。
這樣的人物,怎么會對區區鄉試考生的文章動容呢?
然而他們如何知曉:王陽明的這篇文章,非精通心學的大儒不能通曉其中之妙,而且學識越高,越是能感悟到其中的微言大義。
場中唯二精通心學的大儒便是司馬學政和林學士。
“微言大義,后生可畏。”
良久之后,林學士方才謂然一嘆,霍然起身,整衣正容,小心翼翼地將最后一卷策論打開,細細地研讀起來。
“好!”
這一看,林學士反應更加激烈,一聲叫好忍不住脫口而出,旋即更是輕扣著扶手一字一句地仔細品讀起來,搖頭晃腦。
這種姿態,儼然已經超出了主考官對考卷的評鑒,而是以一種品讀,甚至是拜讀的姿態在研究了。
王陽明的文章雖然文理精粹,鞭辟入里,堪稱是微言大義,讓人如飲淳釀,越讀越有滋味。
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林學士之所以開創林學,就是對傳統理學,心學兩大學派的陳舊觀念不敢茍同,方才開創新學,意在革鼎儒門,改變天下士林的風氣。
所以即便是蘇峻那篇文抄華章精彩絕倫,也只能讓林學士贊嘆他的學識,而無法生出認同之心。
然而這篇《論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的策論,卻是真真正正地寫到了林學士心坎里去了。
雖然這篇策論從文理上來說,遠不如王陽明那篇架構嚴謹的八股文,但是其中稍顯稚嫩的文字,卻是字字句句在闡述著林學士心中的“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仁布县|
延寿县|
迭部县|
达孜县|
安化县|
延寿县|
桂平市|
射阳县|
阿拉尔市|
遵义县|
靖江市|
彭山县|
南皮县|
湘阴县|
司法|
丹巴县|
二连浩特市|
贡山|
永福县|
来安县|
和田市|
中卫市|
东山县|
南川市|
敖汉旗|
凉城县|
高淳县|
江陵县|
蕲春县|
常德市|
宜阳县|
从化市|
巴南区|
虞城县|
万年县|
凌源市|
涿州市|
宾阳县|
襄垣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