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啟年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穿透了室內的每一個角落,“我已決定,成立抗災指揮部,由丞相李慕白,擔任總指揮,負責統籌全局;” “戶部尚書趙文遠負責物資調配,確保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物都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工部侍郎張清負責道路搶修,打通生命線,讓救援物資能夠順利送達災區。” 李慕白、趙文遠、張清三人聞言,紛紛起身領命,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決心。 蕭啟年深知,這些人是北元的棟梁之才,他們的能力與忠誠將是這場抗災斗爭的關鍵。 隨后,蕭啟年又詳細部署了各項具體措施,包括設立臨時避難所、組織救援隊伍、開展心理疏導等。 他要求各級官員必須深入一線,親自指揮,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落到實處。 安排好一切后,全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災斗爭,在北元大地上展開。 然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北元境內的多個地方都開始告急,因為物資不足,蕭啟年的國庫已經清空,實在拿不出更多的東西來支援災區。 正當蕭啟年心急如焚之際,楚國駐軍統帥鄒應將軍帶著一隊人馬,滿載著糧草和器具、工具找到了他。 這些物資都是軍營中節省下來的,鄒應將軍表示,楚國與北元同氣連枝,面對天災,他們愿意伸出援手,共同抵抗。 “陛下,天災無情,人有情。楚國與北元乃是盟友,我們豈能坐視不理?” 鄒應將軍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與關懷,“這些物資雖不多,但愿能為北元的抗災斗爭盡一份綿薄之力。” 蕭啟年聞言,驚喜不已,連忙上前握住鄒應將軍的手,連連感謝:“鄒將軍,您真是雪中送炭啊!北元上下感激不盡!請代我向楚贏陛下轉達我的謝意和敬意!” 兩人一番寒暄后,鄒應將軍又談起了紅山一線的受災情況。 雖然當地也有楚國駐軍,但由于駐軍及時采取了措施,當地百姓暫時還算安穩。 蕭啟年聽后,心中稍感寬慰,同時也對楚國駐軍的迅速反應和高效行動表示了高度贊揚。 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蕭啟年邀請鄒應將軍在宮中用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