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東再一次出現在王宮中的時候,蕭啟年親自為他倒了一杯酒。“朕身邊能有你這樣的人,我的家世都可以放心了。” 然而,面對皇帝送過來的美酒,劉東卻并未接受。 相反,他直接翻身跪倒在地:“陛下,這一次的事情千千萬萬不可傳出去,要不然的話,只恐怕會對您產生不小的影響。” 在劉東看來,他這一次的行為簡直就是滅絕天良。 但是,沒有辦法,為了保證國內的安寧,為了確保百姓們依舊能夠相信蕭啟年的統治,他不得不這樣做。 相反,蕭啟年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眉宇之間卻閃過一抹無奈與冷酷,隨即他雙手將劉東攙起。 “朕自己做過什么,心里最清楚,你也不必為此而擔心。當下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這一次楚國的進攻。說實話,朕還是有些后悔。” “陛下,無論你心中有什么樣的打算,或是再后悔些什么,一切都已經沒有用了?!? 劉東對于當前的局面,看得非常透徹,他知道,以楚國和北元之間所發生的摩擦來看,對方大批軍隊進入北元境內,其目的絕不僅僅是促進兩國之間的交流。 可以非常明確地說,楚國這一次也許是為了將整個北元蕩平。 所以,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難道還有其他可能嗎?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這場爭斗之中,他們能夠盡可能地獲得一些優勢,亦或者能夠擋住楚國的沖擊,到時候再去爭取交涉的機會。 “你說的這些與朕心中所想一般?!? 蕭啟年輕輕地嘆了口氣,終于向他略微表露了一些心聲。 原本這些話,蕭啟年是根本不會說出。 他覺得,無論對于任何一個大臣而言,自己心中的不堅定,亦或者是動搖的想法,都有可能會改變他們此刻的決定。 國家正處于危急存亡之際,這些大臣們能夠下定決心追隨他的腳步,與楚國這樣強大的國家作戰,已經是難得可貴的局面。 一旦自己的任何想法,使其所作出的決定出現動搖,則后果不堪設想。然而,面對劉東的時候,蕭啟年算是被他的行為所打動。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和決心,能夠做出他那樣慘絕人寰的決定。 百余口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仿佛沒有出現過,這是何等殘忍的手段。 兩人之間陷入了沉默,目光相對,最終還是劉東率先開口。 “陛下,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前往戰場上。楚國派來的這個常寧可不是什么好對付的角色。紅山一戰,我軍傷亡慘重?!? “若是不能擋住他們的勢頭,則后果恐怕會比預想的更加嚴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