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6章-《三國之無賴兵王》
第(2/3)頁
此人姓韓名當,曾經追隨孫堅參與過虎牢關之戰,和呂布也是相識。
看向韓當,孫策不太放心的問了句:“韓將軍也知道呂布有些本事,不知將軍出陣與他單挑,有幾分把握?”
韓當回道:“雖然沒幾分把握,可我卻知道呂布貪功冒進。等我把他引過來,將軍下令弓箭齊放,把他射殺了就是。”
他說的倒也是個辦法,孫策點頭:“將軍一定小心!”
第197章沒人弄得過他
呂布出戰,他以為孫策會親自應戰,哪想到來的居然是個過了中年的江東將軍。
擁有著曾經的記憶,呂布倒也能想得起他就是當初曾在虎牢關力戰華雄的韓當。
“呂溫侯別來無恙!”離呂布還有十多步,韓當止馬問候。
“我當是誰,原來是韓將軍!”呂布笑著擺手:“你不是我對手,和你廝殺沒什么意思。你先回去,把孫策叫過來,我和他戰個三五回合。把他擒了,也免得兩軍將士埋骨沙場。”
“伯符勇冠三軍,最近幾年帶兵南征北戰還不曾遇見對手。”韓當笑道:“溫侯雖然看起來年輕,實際上多大年歲我們都很清楚。當年雖然溫侯勇武過人,可如今卻不是那時可比。人得服老,我覺得溫侯還是帶兵回去,至少還能保全一些臉面。年紀大了,別把當年積攢的那點威名全給丟盡了。”
“我和韓將軍也算是舊相識,如今故人是越來越少,雖然我倆沒什么交情,可我也不想眼睜睜看著你被殺。”呂布搖頭:“將軍作死,還能讓我說什么?”
“是不是作死,等到廝殺過才知道。”韓當說道:“溫侯只管說這些,難不成是連我都怕了?”
“我會為將軍準備一口上好的棺材。”呂布說道:“也算是曾和將軍相識一場。”
韓當知道他不是呂布的對手。
從他請戰起,就沒想過能贏呂布。
他的打算只有一個,把呂布引到江東軍陣前,由弓箭手射殺。
韓當策馬沖向呂布。
而呂布則提著畫戟冷冷的看著他,根本沒有迎上前廝殺的意思。
沖向呂布,韓當居然莫名的有些心虛。
距離越來越近,他怒吼一聲以此壯膽,揮起兵器朝著呂布劈砍過來。
呂布單手持著畫戟,輕描淡寫的一撥,蕩開了韓當的兵器。
兩匹戰馬錯身而過的瞬間,他一把給韓當揪下馬背,單手提溜著往地上一摔。
韓當被摔的七葷八素,還沒等他爬起來,一群士兵涌上前,七手八腳的把他給捆了。
遠遠觀戰的孫策還在等著韓當給呂布引過來,哪想到倆人才一錯馬已分勝負。
不是呂布不上當,也不是韓當不想引他,實在是倆人之間的實力懸殊太大。
孫策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里暗暗琢磨著,剛才沖上去的幸虧不是他。
以他的能耐,戰勝韓當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可要一個瞬間就把韓當擒了,還真是做不到。
呂布強悍到如此境地,放眼軍中,只怕找不到任何人可以在他手下走過十個回合!
“我來去會他。”從孫策身后又走出一人。
此人臉上帶著淤青,看模樣就像是才被人揍過。
他不是別人,正是和陳到廝殺了一場的太史慈。
太史慈是江東猛將,論能耐他和孫策相差不多,倆人曾經打過數百回合部分勝負。
看了一眼太史慈,孫策說道:“子義不是呂布對手,我們還是先駐扎下來,找到機會再說。”
孫策說太史慈不是呂布對手,其實也在說他自己斗不過呂布。
在場的江東將軍和幕僚們,一個個臉色都不是太好看。
呂布擒了韓當,等了一會沒不見江東軍有人應戰。
他蔑視的一笑,走向中軍。
“恭賀溫侯旗開得勝。”趙云和陳到上前祝賀。
“不過是擒了韓當,算不了什么得勝。”呂布說道:“孫策不肯上前迎戰,我還真拿他沒什么辦法。”
“孫策是怕了溫候。”陳到說道:“憑他的本事,哪會是溫侯的對手?”
“他也是個有能耐的。”呂布說道:“當年孫堅被劉表麾下黃祖所殺,孫策等人只得依附于袁術。是他用傳國玉璽換了些兵馬,從而擊破江東群雄,一舉平定江東。像孫策這樣的人物,要是能夠為我所用,天下何愁不定?”
呂布和孫策還沒有真正廝殺,他就想到了要把孫策收為己用,趙云和陳到彼此看了一眼,倆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投效呂布之前,他們無數次聽說過這位天下第一猛人的傳言。
傳言多半都是說呂布見利忘義、反復無常。
可真的跟了他,趙云和陳到才發現,那些傳言多半都不靠譜。
他們所認識的呂布,根本不像傳言中所描述的樣子。
“傳令!”呂布下馬,向趙云和陳到吩咐:“大軍就地駐扎,等我尋找到時機,再和孫策廝殺。”
呂布下令駐扎,孫策也下達了駐扎的命令。
兩支大軍相距不遠,雙方將士甚至能聽到從對面軍營傳來的說話聲。
江東軍營帥帳。
孫策坐在帳中。
除他之外,帥帳里還有一眾江東幕僚和將軍。
“我早就聽說呂奉先武勇過人,還以為傳言多半是虛。”孫策說道:“直到親眼見他擒獲韓將軍,我才信了!我們江東人才不少,然而單打獨斗是他對手的,在我看來還沒有哪個。你們有沒有什么法子能夠擊破呂布?”
“如果只是呂布一人武勇過人也就算了。”張昭說道:“他軍中還有張遼、陳到、趙云等人。此三人武藝非同尋常,任何一人都能獨當一面。這次討伐淮南,將軍還得多加小心才是。”
“我問的是破敵的法子。”孫策有些懊惱的說道:“子布說這些能有什么用處?”
發覺孫策不太高興,張昭低下頭不再多說。
孫策又問了一句:“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想出破敵的法子?”
“將軍!”在坐的一人站了起來:“我有句話不知該問不該問。”
站起來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幕僚。
此人生著一張國字大臉,給人一種敦厚穩重的感覺。
他復姓諸葛,單名一個瑾字。
諸葛瑾為人穩重,很少在人前多言多語。
他在江東,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存在。
孫策沒想到他會站起來說話,語氣里帶著一絲詫異的問道:“子瑜要問什么?”
“我只想問將軍,是打算歸附曹操成為他人附庸,還是打算自立門戶獨攬一方大權?”諸葛瑾問道。
第198章要么走要么打
諸葛瑾突然這么問,孫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應對。
他遲疑了一下:“子瑜這么問,我還真不知道該怎樣回復。做一方豪雄我是沒有想過,可我也不想依附于曹操,從此成為他的附庸!”
“既然將軍不肯受人所制,成為他人附庸,我覺得可以和呂奉先合議。”諸葛瑾說道:“曹操曾領兵討伐徐州,呂布差點在下邳被他所害。說起來,他比將軍更憎恨曹操,所以與將軍為敵,無非是不肯與曹操反目。假如他與將軍達成盟約,試問還用不用擔心曹操?”
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孫策還是覺得他有些想當然:“我和呂布雖然都有些忌諱曹操,可我倆達成同盟的可能應該也不會太大。畢竟江東與徐州之間隔著不近的距離。”
“我們得到廬江,呂布得到淮南,這樣一來不就是彼此銜接在一起?”諸葛均說道:“無論徐州還是江東,任何一方都抗衡不了曹操。要是兩家聯合起來,境況就大不相同。”
諸葛瑾接著說道:“將軍現在要的并不是中原,而是平定荊州斬殺劉景升,為老將軍報仇的同時,穩固孫家。”
他所說的正是孫策最期待的事情。
孫策捏著下巴想了片刻:“子瑜認為誰去和呂布交涉合適?”
“我獻的計策,當然應該我去。”諸葛瑾說道:“換做別人或許不知該怎樣與呂布說。”
看向帳內其他人,孫策問了一句:“你們認為怎樣?”
張昭和另幾名幕僚并不贊同諸葛瑾的計策。
可他們卻發現,孫策好像對諸葛瑾的提議很有興趣。
沒人愿意攪了孫策的興致。
反正諸葛瑾去見呂布,對整個戰局并不會有任何影響,讓他走一趟也沒什么大不了。
眾人沒有反對,孫策把目光轉回到諸葛瑾的臉上:“子瑜去呂布軍中,說話可得當心才是。”
諸葛瑾起身說道:“擇日不如撞日,我這就去求見呂布。”
大軍駐扎下來,呂布帶著趙云、陳到正在巡查軍營。
有衛士過來傳報:“啟稟溫候,孫策派諸葛瑾前來求見。”
諸葛瑾求見,呂布料到是來說服他退兵,于是吩咐衛士:“帶他到帥帳見我。”
衛士離開后,呂布問趙云和陳到:“你倆認為諸葛瑾來見我,有著怎樣的目的?”
“他來見溫侯還能有什么目的?”趙云回道:“無非是請溫侯撤軍。”
“要是別的地方,我撤軍也沒什么。”呂布嘿嘿一笑:“可淮南和廬江,我卻是沒打算交給孫策。他這次恐怕是要白走一趟。”
“孫策會不會是被溫侯嚇破了膽子?”陳到問呂布:“他突然派諸葛瑾過來,會不會是認為并非我軍對手,主動示好來了?”
“他倒不會被我嚇破了膽子。”呂布說道:“江東眾人被嚇破了膽子還有可能。你倆跟我一道回帥帳,看看諸葛瑾怎么說。”
呂布帶著趙云和陳到返回帥帳,諸葛瑾已經在帳篷外面等著。
見他回來,諸葛瑾連忙上前行禮:“見過溫侯。”
“子瑜兄不在孫伯符那里,來我這做什么?”呂布走進帥帳,向跟進來的諸葛瑾問了一句。
“我來求見溫侯,正是受伯符所托。”諸葛瑾說道:“伯符認為江東和徐州無一處可以與曹操抗衡,特意派我前來與溫侯訂立攻守同盟。”
“攻守同盟?”呂布笑著說道:“難道伯符不知,我這次出兵正是為了曹公?”
“如果是為了曹操,張文遠怎么會突然拿下壽春?”諸葛瑾反問了一句。
呂布聽了哈哈大笑:“文遠并沒有拿下壽春,只是進城協助防務。子瑜兄這么說,倒是有挑撥我與曹公的嫌疑。”
“溫侯和曹操之間還需要別人挑撥?”諸葛瑾搖頭:“難道溫侯不知,曹操如今不動你,只因四周強敵太多。尤其是河北袁家在擊破公孫瓚之后,隨時有可能發兵渡過黃河。他不打溫侯,不是真的不想打,而是打不了!”
凝視諸葛瑾,呂布斂起笑容:“伯符打算怎樣和我訂立攻守同盟?”
“很簡單。”諸葛瑾說道:“此處名為義井,屬于廬江與淮南交界。伯符與溫侯不如劃義井而治,溫侯在北伯符在南。一旦曹操出兵討伐其中一方,另一方應該即刻起兵馳援。溫侯麾下數萬兵馬,伯符也坐擁江東數郡。兩家合力,難道還會怕了曹操?”
“劃義井而治。”呂布搖頭:“我要的不僅是淮南,我還要整個廬江。如果伯符能夠答應這個條件,其他的倒是還能談一談。”
“廬江不僅與江東相鄰,也與荊州交界。”諸葛瑾說道:“溫侯占了這里,北要應付曹操,南要應對劉表。以溫侯軍力,不知能不能應對?”
“說的好像伯符占了廬江不需要應付這些似得。”呂布回道:“同樣需要應對這些,不知伯符有沒有做好準備?”
被他問的一愣,諸葛瑾隨后笑道:“溫侯可能沒有留意到,鎮守廬江雖然要面對強敵,可江東就在廬江邊上。”
“我當然有留意到。”呂布說道:“廬江毗鄰江東,與淮南也離的不遠。如果有強敵來到,我可以從徐州發兵,經過淮南來到廬江。難道子瑜認為我守廬江不如伯符?”
“那是當然,畢竟溫侯離廬江太遠。”諸葛瑾毫不避諱的回道。
呂布嘴角牽起一抹笑容:“既然子瑜這么認為,我們沒什么好說。還請回去告訴伯符,廬江我要定了。他要么走,要么和我戰下去。怎樣抉擇全在伯符,而不在我。”
“伯符已有十足誠意,溫侯何必寸步不讓?”呂布提出來的條件是孫策絕對不能接受的,諸葛瑾問道:“難道溫侯真要與江東為敵到底?”
“不是我要和江東為敵,而是江東沒有給我和談的誠意。”呂布一甩胳膊,轉過身喊道:“送客!”
陳到、趙云隨后上前。
趙云就說道:“諸葛先生,請!”
沒能達成和談的目的,諸葛瑾懊惱的向呂布拱了拱手,轉身走出帥帳。
第199章留下深刻的記憶
諸葛瑾無功而返,孫策并不覺得奇怪。
安撫了諸葛瑾幾句把他打發走了,孫策問坐在帥帳里的太史慈:“呂布要廬江,我也要廬江。我們肯定是無法和談,子義認為以后該怎么打,才能讓呂布知難而退?”
“我曾與呂布手下陳叔至廝殺,那人倒是有些本事。”太史慈說道:“呂布和以往我們遇見的敵手不同。他不僅勇武過人,手下也有一些能人。我覺得將軍應該多加防備才是。”
“自從他擒了韓當,我已經放在心上。”孫策說道:“以往只聽說呂布勇武過人,卻沒想到居然能一個回合就把韓當給擒了。”
“韓將軍是江東老將,單打獨斗我雖然能勝他,卻不可能一個回合致勝。”太史慈說道:“由此可見,呂布勇武過人并不是我們能夠應付的。”
“我曾聽說劉玄德手下關羽、張飛倆人都討不到好處,沒想到他居然強悍到這種境地。”孫策回道:“如今兩軍在義井對峙也不是個法子,總得想辦法打破僵局才是。”
“將軍要是有了計策,只管吩咐我去做。”太史慈說道:“我愿為將軍赴湯蹈火。”
“你和我就像兄弟一樣,我怎么會讓你去赴湯蹈火?”孫策說道:“不過今晚我卻打算和你一同去做件事情。”
看著孫策,太史慈目光里流露出了期待。
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向來征戰沒遇見過敵手。
對他無比信任,太史慈當然愿意和他一同去做事。
“既然呂布拒絕了合議,我決定今晚劫營。”孫策說道:“你和我兵分兩路從兩翼殺進去,即使不能斬殺呂布,也一定可以讓他元氣大傷。”
“將軍說怎樣,我就怎樣。”太史慈站起來說道:“今晚必定與將軍一同建功。”
“有子義在,我也放心不少。”孫策站起來牽著太史慈的手:“我倆勠力同心,必定可以給呂布留下無法抹滅的記憶。”
孫策和太史慈商量著劫營,呂布此時也沒閑著。
他坐在軍營里的一塊大石頭上,眺望著江東軍駐扎的方向。
陳到和趙云一左一右站在他的兩側。
呂布問道:“子龍、叔至,你倆認為孫策今晚會不會來?”
“溫侯認為他今晚會來劫營?”陳到十分詫異的問道:“如果他來,諸葛瑾求和豈不是成了個笑話?”
“諸葛瑾確實是來和談,可我們也沒答應。”呂布說道:“如果我是孫策,今晚一定會來劫營。”
“溫侯有什么打算?”趙云問道。
“他要是不來就算了,如果他來,肯定得好好招待。”呂布吩咐:“叔至帶著赤焰軍潛伏在軍營外,其他將士枕戈待旦,任何人不得卸去鎧甲。”
呂布站起來,目光依舊停留在遠方:“今天晚上只要孫策敢來,我會讓他永遠記住不要試圖到我的軍營胡搞瞎搞。”
趙云和陳到各自領了軍令。
還沒完成編制的赤焰軍在陳到的率領下悄然開出軍營。
當夜色降臨,江東軍軍營中開出兩支人馬。
聽說有將士調動,張昭和幾個幕僚匆匆趕來。
他們恰好看到孫策與太史慈各自引領一支人馬打算出營。
“將軍這是要去做什么?”張昭飛快的跑過去擋在孫策面前。
“呂布說了,要么把廬江交給他,要么打一場。”孫策回道:“拱手讓出廬江,我肯定是不會答應。他既然這么想打,我就陪他打一場。”
“將軍千萬不要莽撞。”張昭勸道:“呂布很可能就是為了激怒將軍……”
“他激怒我?”孫策哈哈一笑:“我怎么覺得不是那么回事?聽說呂布向來有勇無謀,陳宮也不在他身邊,難不成他還能想出這樣的計策?”
“我也聽說如今的呂布和以往大不相同,簡直是判若倆人。”張昭回道:“早先他確實是目光短淺有勇無謀,如今卻屢屢在曹操手中討到好處。敢問將軍,如果換做是你,能不能一毛不拔還從曹操手里騙走青州軍?”
“可我并不覺得是呂布從曹操手中騙走了青州軍。”孫策說道:“青州軍向來不被曹操待見,我認為倒是曹操把這支人馬交給他,讓他和我們作對。真正從中得到好處的不是呂布,而是曹操。”
“其中緣由必定十分復雜。”張昭辯駁道:“可說來說去,呂布還是得到了好處。青州軍或許對曹操來說沒什么用處,然而對呂布來說卻是如獲至寶。”
“子布不用再說。”孫策打斷了他:“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也知道我該做什么!”
他招呼了太史慈一聲:“子義,我們走!”
太史慈答應了,帶著本部兵馬跟隨孫策往軍營外進發。
張昭還打算再勸,被其他幕僚攔住。
諸葛瑾對他說道:“將軍的脾氣難道張公還不清楚?他決定做的事情,有誰能勸得住?張公說再多也沒用處,實在放心不下,還不如整備兵馬前去接應。”
“還不都是你惹的麻煩?”懊惱的瞪了諸葛瑾一眼,張昭吩咐其他人:“各自把本部兵馬召集起來,我們準備去接應伯符。”
孫策和太史慈并沒有帶多少人馬離開軍營。
為了避免被呂布的斥候發現,來人各自只領了五千人。
兩支人馬開出軍營,孫策交代太史慈:“子義記住,萬一發現不對,趕緊帶著將士們撤走,呂布和他手下趙云等人都是萬人敵的猛將,千萬不要陷入苦戰。”
“將軍放心!”太史慈回道:“我知道該怎么做!”
“子義珍重!”孫策拱了拱手。
太史慈連忙回禮:“將軍珍重!”
倆人各自道了聲珍重,分別領著兵馬往呂布駐扎的方向走去。
兩支人馬相距越來越遠。
他們都沒有打起火把,很快兩支隊伍就彼此看不見對方的蹤影。
此時呂布的軍營一片寧靜。
軍營里,只是偶爾走過一隊巡夜的士兵。
夜色深沉,寧靜的軍營里,巡夜士兵走過的腳步聲都能清晰可聞。
整座軍營像是睡著了一樣,絲毫看不出有防備的樣子。
第200章快點離開這里
孫策率領五千將士來到距呂布軍營不遠的地方。
止住戰馬,他眺望著軍營。
軍營里點著一團團的篝火,好像在給他照亮讓他能辨別清楚哪里有崗哨似得。
營地里偶爾會有一兩隊披堅執銳的巡夜士兵走過。
士兵顯然沒有發現孫策和他所部將士的存在,沿著巡查路線在軍營里來回走動。
觀察了一會,確定呂布沒有防備,孫策把兵器往前一指:“出擊!”
下達軍令,他率先沖了出去。
五千將士緊隨其后,跟著他沖向呂布的軍營。
他們發起沖鋒的時候,每個人都是默不吭聲。
直到他們快沖到軍營外圍,巡夜的士兵才發現有人劫營!
“有人劫營!”發現了孫策和他所部江東軍,軍營里頓時亂成一團。
孫策發起進攻之前,太史慈也已經就位。
當軍營里傳來“有人劫營”的喊聲,他也招呼所部將士沖了出去。
兩支江東軍從兩個方向撲向軍營。
而呂布的軍營里則是亂哄哄的鬧成一團,完全沒有組織防御的態勢。
可孫策和太史慈率軍沖進軍營以后,他們卻發現營地里居然空無一人。
江東軍將士沖進營地里的帳篷。
當他們出來的時候,一個個臉上都是不安和詫異。
“怎么回事?”孫策喊了一聲。
“將軍,這里連一個活人都沒有!”有人回了一句。
太史慈策馬來到孫策旁邊:“將軍,我們好像上當了!”
“快走!”發覺不對,孫策連忙下令。
他正要轉聲,又有士兵喊道:“我們發現了韓將軍!”
聽說韓當被發現,孫策再次停下:“把韓將軍帶過來!”
一群江東軍簇擁著韓當來到他面前。
才到孫策面前,韓當喊道:“將軍快走,這里有詐!”
已經看出軍營有問題,韓當再這么一喊,孫策趕緊下令:“加強戒備跟我離開!”
他的喊聲剛落,四面八方傳來一陣號角聲。
隨著號角響起,無數人影出現在黑暗中。
人影從兩個方向聚集而來,很快對軍營形成了合圍。
當先迎著孫策過來的正是呂布,而從背后過來的則是趙云。
呂布抬起畫戟指向孫策:“孫伯符,我本來就打算去擒你,沒想到你居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把我圍住又能怎樣?”孫策喊道:“就憑你們,還擒不住我!”
“說話敢不敢有些底氣?”呂布喊道:“既然覺著擒不住你,只管上前廝殺就是。”
“跟我殺!”孫策急著突圍,哪有心思和呂布多說,他吼了一聲縱馬朝呂布沖了過去。
太史慈緊隨其后,才被他們找出來的韓當也跟在孫策的身旁。
江東軍將士才要發起沖鋒,他們背后的趙云喊了一聲:“弓箭手,放箭!”
手早就按在箭壺上,弓箭手得到趙云命令當即抽箭上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疆|
兴宁市|
吉安市|
彰武县|
丰城市|
东山县|
鹰潭市|
营山县|
措勤县|
民丰县|
永德县|
永善县|
洪泽县|
西藏|
远安县|
阳新县|
盘山县|
衡南县|
读书|
尉犁县|
新兴县|
招远市|
文昌市|
康乐县|
乌苏市|
册亨县|
涞源县|
鄄城县|
瑞金市|
岱山县|
宜良县|
静海县|
翁牛特旗|
博兴县|
海阳市|
富裕县|
牡丹江市|
双流县|
安多县|
墨竹工卡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