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8章 天助我成的道-《三國之無賴兵王》
第(3/3)頁
“我的意思,他的資歷太淺。”甄宓說道:“封王也還太早。陛下還不如再等一等,等他再有了新的功勛,再給封王不遲。”
“當年父親共生養了二十五個兒子。”曹鑠對甄宓等人說道:“其中長大成人的寥寥可數。其實我不說,你們也都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我比父親生養的多一些,到如今有了三十二個兒子。多半還都年幼,只有他倆已經成年。等他們這次返回長安,再休整兩年,三皇子和四皇子也就到了成年的年紀。到時太子還得帶著他們一同出外歷練。大漢封王,各地藩王會有兵權。我決定大魏不走他們那條路,大魏封王只是個稱號。給二皇子封了淮南王,他也沒有必要去淮南,因為我根本沒想過讓他手中握有兵權。所有皇子封王之后,都要留在朝中助太子監國。”
“陛下要是真打算不給藩王兵權,早先那些兄弟手中的兵權是不是……”袁芳向曹鑠問了一句。
曹鑠回道:“他們的兵權當然要給收回來。要是讓他們手中握有重兵,我在的時候他們還不敢怎樣。一旦我不在了,他們就會和太子還有其他皇子作對。大魏立國也有兩個年頭,前兩年很多規矩都是遵循漢制。如今邊關也多半平定,只有烏桓人和鮮卑人、氐人還不是和我們大魏真的一條心。用不了兩三個月,呼廚泉會從河套起兵討伐他們,大魏的將士在這兩年里倒是不用再受征伐之苦。”
話鋒一轉,曹鑠接著說道:“數百年前,漢高祖擊敗項羽得了天下。可高祖畢竟只是個亭長出身,他的眼界不寬,說的直白一些,他不過是個流氓混混。流氓混混得了天下,當然是想把天下牢牢的握著,所以他分封諸劉為王。還說了一句非劉姓者要是封王,天下共討。他的這句話,可是被大漢堅定不移的執行了多年。然而到頭來又能怎樣?漢室衰微,劉姓宗親有幾個真的和漢室站在一起?各人都在謀劃著自家的好處,都在想著怎樣壯大勢力,讓自己的地盤和地位更加穩固。我打算把封王作為一個封號,從此往后再也不給兵權,也是考慮到即便是同姓封王,其實對朝廷來說也沒什么用處。等到大軍返回,我就要與臣僚們商議,廢黜大漢遺留下來的分封、州牧等制度,改為郡縣制。各刺史部更名為道或者軍,道府或者軍府不再像過去的刺史或者州牧,有著征募享用的職權。但凡私自征募鄉勇者,一律以謀逆論處。大魏各地實行相應比例的賦稅制,各地也沒有決定賦稅高低的權限。倘若發現巧立名目克扣盤剝,也是要一律治以重罪。”
“陛下是要把大魏以往傳承下來的不少東西都給改了。”袁芳說道要是把這些都給推行下去,不知上下官員會有什么反應。”
“官員當然希望約束越少越好,權力越大越好。”曹鑠說道:“天下太大,選拔官員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衡量到品行。品行低劣的官員,給了他們太多權勢,讓他們過的逍遙了,百姓可就要遭殃。歷朝歷代,最終奪取政權的往往不是平民起事。可平民起事,卻可以讓原本就千瘡百孔的朝廷風雨飄搖,最終被新的朝廷替代。百姓從來要的都不多,他們要的無非是生活下去,無非是衣食住行。讓他們吃飽穿暖,還能把日子越過越滋潤,除了少數幾個天生反骨不安于現狀,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更多的人是會選擇安穩。”
“這些是不是陛下最近幾日想到的?”一直在聆聽著曹鑠的講述,等他說完,甄宓問了一句。
“也不僅僅只是最近幾日。”曹鑠說道:“其實我一直都在想,要用什么樣的法子,才能讓大魏的江山更加穩固,才能讓大魏長治久安,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們也能落個安寧。”
“很多事情并不是陛下想要怎樣就能怎樣。”甄宓悠悠的說道:“就像當年的桓靈二帝,先前的漢家皇帝要是知道出了這么兩個,必定會在他們才出生的時候就給摔死。一個朝代,氣運究竟有多久,并不是人力可以決定。很多時候,還得看天道。”
“天道!”曹鑠笑著搖頭:“所謂天道,不過是那些沒本事的,給自己的失敗找了個借口罷了。我也信天道,不過卻只信一條,天助我成的道!”
曹鑠和袁芳等人正說到興頭上,一名宮女來到門口:“太后請陛下移駕,說是有要緊的是與陛下商議。”
“要緊的事?”曹鑠無奈的撇了撇嘴,對袁芳等人說道:“母后找我,除了他的兩個孫兒,也沒其他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母后請陛下過去,陛下就不要在這里耽擱了。”袁芳催道:“可不要讓母后知道陛下是在這兒和我們說話,以后又要責怪。”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鸡东县|
宜阳县|
仪征市|
吉林市|
二连浩特市|
安吉县|
常州市|
江阴市|
乌鲁木齐县|
隆昌县|
安徽省|
静海县|
邹城市|
田东县|
承德县|
济南市|
东城区|
平利县|
平昌县|
新乡市|
海宁市|
吕梁市|
太保市|
桂平市|
乐安县|
常山县|
满洲里市|
额济纳旗|
南川市|
姜堰市|
抚松县|
塔城市|
扎囊县|
抚远县|
二连浩特市|
临洮县|
德庆县|
凌海市|
大邑县|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