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42章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萬馬過-《罵誰實力派呢》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這場淚灑宴會的劇情之后,《敕勒川》徹底走到了尾聲。

    高歡病重,叫來兒子高澄交代后事。

    這段在歷史上很有名,很多人驚嘆于高歡的看人之準和城府之深,所以拍劇時也拍了這段,體現高歡的權謀水準,也側面簡單交代一下后續一些劇情人物的結局。

    先說侯景,在高敖曹死后,他已經成了東魏河南地區的第一負責人。

    這么說吧,如果說高歡是劉備,侯景就是關羽,不但在內部地位資歷提高,還有單獨的勢力和地盤,實際意義的東魏集團第二人。

    所以對于高家來說,侯景是內部的心腹大患。

    有點高歡明白,繼承人高澄也很清楚,所以面露憂色,高歡便指點兒子。

    “侯景性情桀驁跋扈,在河南經營了十幾年,樹大根深,我在,他不敢動,但你不行,所以我死后,不要秘密發喪,密召慕容紹忠來,只有他才能對付侯景。”

    “自當年爾朱兆敗亡,慕容紹宗投降于我,我一直壓著他不用,就是為了留給你,這樣,他才會給你對你忠心。”

    慕容紹忠前面也有出場,更偏向于謀士,跟爾朱兆混。

    其給爾朱兆提了好多好主意,但對方不聽,最后敗給了高歡,當時很多觀眾都說豬隊友帶不動。

    沒看劇透的,還說慕容紹忠投奔高歡會有重用,結果這位一直沒出場。

    之前還有人曾疑惑,以為高歡不知道其才能,或者是顧忌他是反骨仔不信任,敢情在這等著呢。

    高歡說完,劇里也用閃回加字幕的方式,大概介紹了侯景和慕容紹忠的后續。

    高歡死后,侯景果然造反,后來高澄按照父親的指示,派慕容紹忠前去對敵,侯景聞之大驚。

    “誰叫鮮卑小兒把他派來的,難不成高王未死嗎?”

    之后慕容紹宗果然打敗侯景,侯景帶著八百殘部南逃,搞出侯景之亂,直接導致南梁滅亡。

    說完侯景,高歡又一一點評麾下重臣,告訴兒子哪些可以信任。

    “厙狄干和斛律金,這兩人在高車和鮮卑很有影響力,一個是宗親,一個跟隨我多年,性格耿直,必然不會背叛你。”

    屏幕隨之閃過兩人結局,厙狄干在高歡死后,歷任東魏太傅、太師、廣平公、開府儀同三司,之后輔助高洋開國,任北齊太宰、章武王,一輩子忠心耿耿。

    斛律金之后幫助高澄擊退西魏,與兒子斛律光父子兩代為北齊頂梁柱,深受歷代君主信任,活到八十歲善終。

    高歡又提到可朱渾道元和劉豐生,說這兩個人是隔壁西魏,沒有退路,可以信任。

    而兩人的結局也沒說錯,可朱渾道元后來是北齊名將,跟隨高洋征討異族,戰功赫赫,獲封扶風王。

    劉豐生成就遠不如前者,是在戰場上兵敗戰死,但也驗證了他的忠心。

    之后,高歡又道賀拔焉過兒和潘樂都是樸實厚道的好人;韓軌性格耿直,沒啥情商,對他寬厚一些;段韶性格仁厚,智勇兼備,咱們這些親戚只有他可以付托軍旅大事。

    這幾位也確確實實對北齊忠心耿耿,擔任要職,出力頗多,功勛卓著。

    【彭向樂心腹難得,以防護之】

    這句話有兩種解釋,一個是說這個人功高蓋主,不好琢磨,得防著點,還有一個說法是這個人是難得的心腹,應該愛護著點用。

    大多數解釋都是取自前者,而電視劇因為對于彭樂的塑造比較討喜,所以稍微中和了一下。

    “彭樂一向自恃功高,又在軍中素有威望,之前還曾放跑過宇文泰,你尚年幼,其心思難測,所以得多多防備。”

    從其結局來看,也說明高歡的話沒毛病,彭樂晚年,動向不祥,被忌憚老臣的高洋所殺,說明高家爺仨都對他印象一般。

    正史上,高歡一共就說了這么多人,基本上全中。

    不過因為電視劇,所以多加了幾個常出場的,主要還是交代一下人物結局。

    其中,高洋也被高歡提到了:“你二弟雖然貌丑,但素來機敏穩重,是個可用的人才,我們高家人丁單薄,守江山少不了得力的宗親。”

    這段多多少少有點劇本美化,歷史上高歡對高洋也曾另眼相看過,比如所謂的【快刀斬亂麻】典故。

    但實際上,除了高澄這個長子,高歡最喜歡的是幾個小兒子,高洋就是純透明人。

    畢竟高王再懂看人,也想不到自己一手培養的繼承人大兒子會被一個廚子弄死,高洋趁勢接班,成了北齊開國皇帝。
    第(1/3)頁